萬人潮湧入購物中心
2011年12月27日
来源:新西兰联合报
作者:鄧榮進
通常西方人都稱耶誕節的次日,也就是每年的12月26日,為「拆禮物日」(Boxing
Day),因為各個商店都會將節前沒有售完的禮物,以打折的方式賣出,因此許多人都會在這天出外購物,用來補送親朋好友的耶誕禮物或者是犒賞自己一下。
「拆禮物日」這個傳統可以追溯至Anglo-Saxon時期。Boxing
Day中「Box」這個字源自拉丁文的"buxis",希臘的"pyxis",意思是指一個木製的盒子。沒有人知道這個傳統是如何開始。有人認為這是早期愛爾蘭基督教徒的傳統。也有人認為這些慶祝活動是維京人的傳統,於8到10世紀時傳入。
很多人都不知道,「拆禮物日」其實是不可以在星期日的。如果26日是星期日,「拆禮物日」就要移到下一個工作天。
2011年12月26日這天,以奧克蘭為例,一大早就有大批的購物人潮,在所有的購物商場前排隊,等待開門後,立刻入內搶購打折後的物品。
通常在週末期間,Sylvia
Park購物中心的最高購物人潮約為5萬人,但是昨日卻擁進了7萬人,更有許多的婦女瘋狂的到奧克蘭皇后大街上去搶購每件10元的性感睡袍。
這些購物人群,最頭痛的事情就是尋找停車位,有許多的購物中心,像是Westfield St Lukes,、Botany Town
Centre,、Sylvia Park都有一位難求的現象,有人為了想找到停車位,就花了一個多小時。
位於奧克蘭最近的一個都市漢彌爾頓也是如此,當地的警方一大早就呼籲這些上街購物的人群,盡量的不要將車輛往購物中心開,因為所有購物中心附近的街道像是;Te
Rapa路、Tasman
路及Avalon大街,早就被擁塞不堪的車輛給堵死了。這個地區通常在週末期間,最高的購物人潮是2萬人,昨天卻湧進了4萬多人。
事實上,擠進購物商場的人士,有許多人也是去看熱鬧的,畢竟,耶誕節這一天多數的商店都不開門,大家都在家憋了一天,再說;許多東西平時捨不得買,難得打折,就忍痛一下瞎拼去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