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收购沃尔沃、丰田全球召回……这一起起重大经济事件的背后,企业的CEO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史蒂夫·塔平记录了150个企业家的工作和生活,尝试着寻找答案,他得出结论:只有10%的CEO是真正快乐的。
CEO的秘密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娱乐圈”的问题。
吉利收购沃尔沃、丰田全球召回……很多人都想知道,这些企业的CEO们到底是怎么思考的?史蒂夫尝试着通过采访寻找到答案。
作为全球知名猎头公司海德思哲的全球CEO,近日,史蒂夫也受邀参加2010博鳌亚洲论坛。在论坛间隙,记者在翻译帮助下,通过邮件对史蒂夫进行了专访。
CEO的秘密和感情无关
记者:许多人估计都想从这本书中学习到东西,但中外的经济、政治环境有很大差别。你涉及的中国CEO少了,对中国许多人而言,书的价值无疑也降低了。你认可吗?
史蒂夫:我不认同,这本书关注的是如何在实践中成为一名CEO。我想要做的就是给中国的CEO提供一种进入新兴的全球最好的行业的途径以及全球的领导如何成为最好的领导的想法。“秘诀”就是这本专为CEO们而著的职场指南。
记者:这本书涉及了150个企业家的工作和生活。在你看来,和国外那些著名企业的CEO比起来,中国企业的CEO优势和劣势在哪里呢?他们还需要在哪些地方改进?
史蒂夫:西方的CEO们始终追求的是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但事实上,90%的西方人做不到这点!但据我调查了解,这个比例在中国更低,中国的CEO们工作特别的努力而且更乐于将他们的一生奉献给工作。
我认为,额外的对工作的承担以及努力工作,会让中国的CEO们处于很高的位置。唯一的问题是当中国的CEO们回头看他们自己的工作时,他们是否做了真正想做的事情,他们应该为自己多做一些考虑。
记者:对于该书,其实大家更为关心的是CEO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史蒂夫:哈哈,这个秘密和感情无关,和婚姻无关,不能用八卦的眼光来看。这个秘密应该这么说,世界上最好的CEO既不是在运行西方模式也不是运行东方模式,而是追求一个结合东西方优点的全球模式。
记者:在本书涉及的这么多中外CEO中,有没有哪几个人给你印象特别深刻?其中有中国的CEO吗?
史蒂夫:我对中国移动的王总(王建宙)很欣赏。他是公司的优秀代表,中国的杰出大使。他能从全球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还具备政治家的素质。另一位让我印象深刻的则是马云,他总是精力充沛,而且很有成为世界级企业家的抱负。他一点也不惧怕与西方的CEO竞争。最后我想提到的是海尔的张瑞敏,我很钦佩他的远见卓识。
美女“CEO”本身就是一种资产
记者:CEO不是一个好当的职务。那在你看来,为什么有些CEO成为行业楷模,塑造了商业神话,有些CEO则灰头土脸,甚至锒铛入狱?
史蒂夫:我遇到的很多CEO在运作公司的时候都像是足球队里的“队长”。他们又负责进球,又要防守,带球,最后队里的全部角色他们都经历了。而更高一级别的CEO的角色则是像足球队里的“教练”,负责做出如何取胜的关键决定,在需要的时候替换球员,使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慢慢的,公司会变得更加全球化,也更加综合化。我怀疑“队长”模式还能否适用于将来。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或许就是一些CEO失败的原因!
记者:在许多人看来,要管理那么大的企业要付出无数心血,在这一点上,CEO似乎远没有普通人快乐。事实是这样吗?
史蒂夫:在很大程度上是这样的。我想只有10%的CEO是真正快乐的。大家看到的都是他们风光的一面,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想过普通人的生活,但残酷的现实不允许。用中国比较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记者:CEO们该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呢?尤其是他们的家庭?
史蒂夫:一流的CEO都具有非常强的自我意识,同时对他自己想经营什么样的生意都有一番见解。这使得他们能为自己的经营活动设立一个边界,然后通过关注工作以外的东西来放松精神。平衡很多时候是一种态度和生活方式。
记者:中国媒体经常会拿“美女CEO”说事,甚至专门为她们做过专题的电视节目。你怎么看待这事?
史蒂夫:女性CEO越来越多,这种女性特质对于公司来说可以转换成一种资产,因为如今许多员工和客户群都是女性。举个很好的例子,欧洲顶尖级低价航空公司易捷最近任命卡洛琳·麦考尔为新的CEO。我对这些女性会给予更多的赞许,因为在现实中,她们美丽的外表在认识上会让人走进误区,以为她们徒有其表而没有内涵。
“1美元CEO俱乐部”是财务恶化的产物
记者:经常会有企业家竞标和巴菲特共餐的机会,而胜利者往往是中国企业家。有人说,那是企业家的一场秀?
史蒂夫: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吧!就个人而言,我是巴菲特的铁杆粉丝,因为他总是能够对市场提出大胆的不同意见。中国企业家愿意花几十万美元和巴菲特吃一顿饭,说明中国的企业家希望自己变得更好,就算是“show”也值得赞赏。
记者: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汽车企业收购国外著名汽车企业的消息不绝于耳。你怎么看待这种收购潮?
史蒂夫:很厉害!我们正处在中国公司收购潮的早期阶段,也是与海外企业形成股权合作关系的初级阶段。这些交易在早期阶段时由于执行的问题,可能无法实现预期的价值。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关键因素,在于确保一种新的混合文化,能够融合吉利和沃尔沃最好的部分。那些被收购的典型的西方公司,希望能从收购方那里得到鼓舞,并希望收购方在一体化的环境下能在所有的经营决策上都与他们协商。这是吉利中国管理要面对的一个挑战,我建议在执行变化的时候甚至之前就对诸如信任和沟通方面的工作重视起来。
记者:你是全球知名猎头公司海德思哲的全球CEO,是否有国外企业委托你挖中国的CEO?
史蒂夫:在如今这个阶段,很少有机会可以将中国的CEO们“猎”到西方的公司当领导,因为周围的文化、语言问题与国际惯例等原因。从长期来看,我希望一些经营全球性公司的中国CEO能够在西方定居,这些候选人大多是被认为是“海龟”的留学回国人员,他们在中国和亚洲成功发展并在企业担任CEO的角色。当然还有我们猎头行业的原因,我们缺乏对中国CEO们在实践中如何运作的深入了解,也很容易去关注那些有名的大家熟知的CEO,而不是寻找企业最好的领导人。
记者:在美国,有不少著名企业家都是1美元CEO俱乐部的成员。在你看来,他们为什么会放弃高额薪资,只要1美元的年薪呢?
史蒂夫:1978年出任克莱斯勒董事长的李·艾科卡是“1美元CEO俱乐部”真正的始作俑者。在公司的财务状况急剧恶化之后,艾科卡开始解雇公司高层,并使公司员工接受降薪的现实。为了做出表率,艾科卡将自己的年薪降低至1美元。
首席执行官领取1美元或更低薪酬的动机并不相同。不过,今天选择领取1美元年薪的公司首席执行官更多的来自那些在各自领域大红大紫的企业。从这点上来讲,1美元年薪的概念已发生了转变。在艾科卡领取1美元年薪的时候,他告诉自己的员工,他们都将为生存而同舟共济。现如今,像乔布斯这样的首席执行官却向公司投资人传递着新的信息,即只有像其他股东做的一样,他们才能够赚钱。本报记者
吴成贵 发表于4.17日华商报读书周刊
人物春秋
史蒂夫·塔平,CEO事务公认的国际权威。
近年来,他创办的企业培训机构为伦敦金融时报指数排行榜上的CEO和董事长们服务,他与许多大型全球化公司的领导者们有着亲密的私人交往,包括海尔集团、李宁集团和中国移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