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的哭闹,家长该如何应对?
(2010-10-29 08:23:31)
标签:
杂谈 |
聪聪遇到不高兴的事情以哭闹的方式表示反抗,不擅于用语言表达出来,动不动就尖声喊叫,赖地不起等方式。昨天正好又是这种情况,我当时脑海中在想,我是应该继续好好劝说呢?还是果断地将孩子拉走,让他承担哭闹不能继续玩耍的后果?劝说聪聪根本不听,我就有些不耐烦了,心里有些着急,尽管知道不应该,但我有些控制不住情绪。
怎么说聪聪也不听,只是大声哭着。本来想静等他哭够发泄完情绪,再好好和他讲道理,但这是公共场合,有很多小朋友在看书,另外还有小朋友在上课。我决定将聪聪带回家。聪聪一听回家哭得更凶了,看到他的表现我没有犹豫坚持带他走,他大声哭着不肯走,我就独自一人在前面走,步子迈得很大,他见我没有回头,哭着也就跟上来了,在几次下自动扶梯的过程中,他哭闹反复着不肯走,尽管他哭得很伤心但我都没有理他,一直往前走,听哭声他离我比较远,我就停下脚步等他。
到了商场的门口,儿子仍倔着不肯走。我很生气对他说,“妈妈带你来这儿是让你开开心心玩的,现在你又哭又闹,妈妈只能带你回家。”,将小家伙放在自行车后座上,我骑车回家途中,他一直在哭着,“回去,我要回去,我不要回家。”哭得非常伤心,一直不停的在后座挣扎着,哭得撕心裂肺。在这过程中,我也曾心软,准备好好和儿子说说,再带他回去;但想想还是放弃了,以前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每次儿子又会将事情反复折腾,最重要的是易容易给他造成错觉,以为哭闹就能满足他的要求,今后遇到相同的事情他会变本加利地哭闹了。狠狠心接着骑车回家!
快到家时,聪聪又叫唤着饿了,我和他说好,吃完饭赶紧回家讲故事,他答应了。这才止住哭声安静地坐在后座上。到了饭馆他像个没事人似的,吃了7、8个饺子。回到家后我看他情绪还不错,将他带到身边,问他为什么不愿意与小朋友分享玩具?如果今天能和小朋友分享玩具的话,就能开开心心地创艺宝贝体验游戏,能与李正希一起玩,不至于中途回家了。告诉他,小朋友拿了他玩具,他可以去玩其他的或者看书,有不开心的事情大声地说出来,表达出来,不能大喊大叫,哭闹是不管用的。和小朋友一起分享才会快乐,要不,只能回家一个人玩了。小家伙听了点点头,说他以后不哭不闹,如果小朋友拿了玩具,他就会自己去看书。不知他是真懂了还是违心地答应。那也只好在以后的日子静观其变了。
在这件事情的处理过程中,我总隐隐觉得自己有哪些地方处理不好,但就是不知道自己哪处细节处理不得当。等儿子睡下后,我从家里拿出《如何说孩子才肯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想从这本书找到与孩子沟通的处方,从书中检索是否有如此例子,当时书中列举了七个方法代替惩罚,一种是选择法;二种是寻求帮助方法;三是让孩子承担后果的方法等等。安静听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感受显得尤其重要。这方面我就明显做得不够,当孩子遇事哭闹不能安静地鼓励他说出心中的想法,一心只想着平息他的情绪,让他不要哭。这怎么可能呢?孩子在没有听到家长良好的处理方法前,他觉得委屈无助肯定会以哭闹形式呈现。
看书仍不能解决我的疑问,再说着急从书中找良方对症下药,短时间不能认真领会全书的精粹,囫囵吞枣效果肯定不佳。我又急于想知道遇到类似事情,我该如何处理才妥当,不致有偏差影响孩子的情绪与心理。当时立刻就想到了求助杨杰,《我身边的家庭故事》一书的作者,她的书成了我枕边书,一有空闲时间我就会看。书中的教育小故事给我很多启发。我上网给杨杰的博客发了纸条,希望能得到她的指点与帮助,杨杰的博客我经常关注,每次看她的博客,看她轻松处理家长头疼的一些问题,她一指点,事情变得容易处理,而且非常有效果,她对教育的领悟系统透彻让我佩服不已,太厉害了!
我现在正认真看书寻求方法的同时,静等杨杰的回复指点迷津,但愿她能百忙之中给予我答复。我会继续细心陪伴儿子,观察孩子的行为变化,与儿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