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怎样由“躯杆国家”转向“大脑国家”(2)
----- 对杭州汽轮集团自主创新的思考
李 锦
二、企业创新的两个概念
在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调查研究数日,发现杭汽轮集团“跨越式发展”,在于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建设创新型企业。调研数日,越来越发现,他们不仅仅是依靠核心技术,还有是一个自我创新的体系。
与柴油机依靠油的燃烧产生机械能不同的是,工业汽轮机是一种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关键装备。广泛应用于石化、炼油、化工、冶金、电力、制药、造纸、建材等重化工业领域。但是,杭汽轮在相当时期发展比较缓慢。直到2003年,杭州汽轮在上海外高桥、山东邹县、浙江玉环等3家发电项目汽轮机招标中接连失败,输给西门子与三菱重工。“三连败”让企业彻底反思:一个50年国有大企业,已经掌握了世界汽轮机核心技术,竟然在家门口的招标中接连失败。核心竞争力究竟怎么形成?自主创新的大讨论使企业认识到杭州汽轮不是输在技术上,而是输在设计理念和服务水平上。
仅仅过去几个月,面对印度发电市场“井喷式”的发展,各大跨国公司都虎视眈眈。2003年底,经过几个月管理创新,杭州汽轮一举拿下印度发电汽轮机项目,成功打进印度市场。杭汽轮不仅具有成功掌握工业汽轮机的包括大功率、高转速、变工况、抽气再冷凝等核心技术。而且在市场销售中推进个性化设计,量体裁衣,以综合实力赢得客户。开拓印度、东南亚、中亚市场,
在与西门子、三菱重工、美国通用公司这些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机械制造业巨头的较量中,都是依靠现代核心技术与现代服务两大优势的综合实力而打开市场的。2003年,印度发电市场“井喷式”发展的机遇,杭汽轮在印度寻找到一家有销售西门子工业汽轮机经验的代理商,并投入50万美元参股该公司,将双方利益捆在一起,促使代理商积极推销杭汽轮集团的产品。服务方式由售后服务扩大为: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售后服务、远程服务和设备改造服务等,在核心技术上,我们与西门子三菱等不相上下,在服务上往往更胜一筹。到目前,销售到印度市场的汽轮机有200台套,占到印度进口市场的30%以上。
杭汽轮集团不仅是核心技术的创新,是一种广义的创新,这种创新包括技术、质量、市场和管理。杭汽轮集团紧紧围绕工业汽轮机这一优势产品做足“延伸”的大文章,并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产品使用领域的延伸。工业汽轮机的使用领域正是随着“节能减排”需求的不断增长而得到延伸。国外冶炼企业饱和蒸汽再利用发电汽轮机一共有七种类型,杭汽轮集团目前已经成功开发出其中的五种:如中板、转炉、干熄焦、高炉煤气、废气;还有球团矿、烧结两大类余热利用汽轮机正在开发之中。在美、日、德等发达国家早已实现“富能冶炼”,即所有冶炼企业不仅能自产自足能源,而且还能向社会输出能源。而在我国,钢厂能源自给率却还仅有40%,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富能冶炼”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有多么庞大。
二是产品经营模式的延伸。杭汽轮集团目前在产品经营模式上已经实现了从单机供应到产品成套再到“交钥匙工程”的三级跨越。有的用户需要提供“汽轮机、锅炉、发电机”成套产品,公司就予以满足,有的用户的需要“交钥匙工程”,公司就提供厂房建设、流程布置、设备安装、机组运行的全套服务。其经营模式为:由杭汽轮集团负责工程项目总承包,并以自己生产的汽轮机、发电机等产品投资入股与业主合资建立的余热发电“项目公司”,每年从其发电收益中获取回报。这种经营模式有可能形成一个新产业,成为杭汽轮集团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亮点。
三是产品服务渠道的延伸。售后服务是杭汽轮集团以往产品服务的主要渠道和方式,用户机组出现故障就及时派员去抢修,机组易损零部件坏了就及时予以提供,这种服务方式实质上是被动应对的方式。杭汽轮集团在04年建立“汽轮机械设备公司”后,不断探索着产品服务渠道的延伸。目前采取的服务方式主要有: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售后服务、远程服务和设备改造服务等,服务过程变以前的“被动”,为现在的“主动”。为实现单纯制造型企业向“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变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四是上下游产品链的延伸。工业汽轮机的下游产品主要有发电机和汽轮机辅机等,向下游产品延伸,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收购杭州发电设备厂,使杭汽轮集团在工业发电领域实现了汽轮机向下游发电机产品的延伸。这四个方面是现代服务上的全面创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是什么?就是进入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时代。杭汽轮在与世界列强竞争中一决高低就是靠这两条。反映了中国工业杭汽轮机行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成功。
我们再回到创新这个次面上理解。从语义上讲,“创新”一词是泛指在某些领域引入某种新事物,从而造成积极变化。就企业领域创新而言,则具有二个基本层面的含义:广义企业创新与狭义企业创新。
1. 广义企业创新。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2年发表的德文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企业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综合”(new
combinations)并引入生产体系,其目的是为获得潜在的利润。这种“新的综合”包含以下五个方面:(1)引进新的产品;(2)引进新的生产方法;(3)开拓新的市场;(7)生产资料或半成品的一个供应渠道,无论该渠道是否已经存在或首次被发现;(5)形成产业的一个新的组织。
显而易见,熊彼特的创新概念涵盖十分广泛,包含了一切可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活动,如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和资源供应链等方面创新。这些创新有些可能与技术直接相关,有些可能与技术并不是直接相关的,所以,广义企业创新是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的组合。以上说的杭汽轮在服务方面的四个延伸大体属于这个范围。 创新,还有一层意思是狭义的技术创新。
从本质上讲,企业技术创新是“识别出经济上可行的发明”(如一种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或者新服务),并尽一切可能将这些新发明引入市场,实现技术发明的商业价值过程,它是企业创新的核心内容。
事实上,技术创新是一个概念体系。从创新内容的角度,技术创新可分为产品创新和生产方法创新;从创新性质的角度可分为三类:一是跟随创新,就是在别人创新的基础上,引进、吸收与消化,如韩国人在美国手机核心技术基础上开发出来的CDMA手机创新;二是集成创新,就是把现有技术组合起来创造一种新产品;三是原始创新,原始创新就是指前无古人地提出创意和思想,经过一系列研究活动,最终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
这三种创新是从技术层面上讲的。
显然,技术创新是多种要素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把技术上的灵感与商业上的努力淋漓尽致地结合在一起,它不仅涉及技术因素,还涉及资金因素、管理与商业模式等方面的非技术创新的支撑。这便是由董事长、总经理来抓的,是整个企业的创新.(全文共六节,此为第二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