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 亲---- 电视解说词(6)

标签:
情感 |
母
侄女抄写亲戚们为母亲写的挽联。
八、哀思痛
(遗象。李想歌声,唱《送纸钱》前4句。)
苍天飘起细雪,大地一片苦霜。凛冽而冰冷的寒气,门前的菊花都低垂着头。
母亲走了,虽然是在预料之中,然而却太仓促,母亲什么后事也没来得及交代。
母亲走了,走得那么急迫,该享的福还没享够。算命书上写得明白,母亲能活82岁,早走了11年。病中的母亲也说,再过10年就够本了。
母亲走了,亲戚朋友闻讯,匆匆赶来,进门都痛哭出声。上海二姑坐15个小时的车看您来了,妈妈! 无锡三舅来看你来了,妈妈! 南京的李昕也专程赶回来向您告别,妈妈! 海萍在北京看病,怕您遇大难,腿不敢动手术,也从北京赶回来看您来了,妈妈!
县委、组织部、纪委、监察局、供销社、开发区、建设局、检察院、教育局、银行、医院和兴桥镇的领导都来看您来了,妈妈!妈妈,您睁一睁眼呀!任儿女把喉咙喊哑,母亲不睬。哀乐低回,一遍遍,把巨大的悲哀笼罩家堂。花圈满屋,一个个,把无尽的思念挂满眼帘。挽联行行,一字字,把一片真情倒出心房。
父亲的挽联:追往昔仙君与吾五十年甘苦与共,抚今日遗者向汝痛别离悲泪独流。(字幕)
儿女的挽联是:勤劳一世总为儿女心悬期暖衣饱食好学图进终生含辛茹苦懿范永垂恩贻家堂;刚度古稀实盼慈母寿长然一疾不起八月苦尽从此幽明永隔儿女千呼难尽悲伤。(字幕)
孙子孙女的挽联是:祖母仙游千载去,诸孙泪洒几时干。(字幕)
大舅不在了,延浩、延洪敬挽:膝前恸别儿孙
想当年含辛菇苦持家教子光大门庭;泉下若逢吾父
二姨父母的挽联:忆往昔幼失双亲岁月坷坎姐妹相依夫妻恩爱勤劳俭仆宽厚待人德泽邻里芳名永垂;看今朝痛去吾姐泪湿青衫慈母胸怀儿孙绕膝教子有方报效祖国星辉盐阜含笑九泉。(字幕)
三姨父母的挽联:凄怆怆声声哭恩姐宽厚忠善含辛茹苦教子成器口碑颂传苦尽甘来
老姨父母的挽联:哭声声鹤驾遽西归姐音容从此杳教诲谆谆铭心际,悲切切雁行意中断
母亲1958年参加工作,1980年退休。原单位兴桥商业公司领导也送来花圈并送挽联:义方教子家门兴盛乡邻赞,勤劳俭朴德望兴昭万古存。(字幕)
字字诉真情,行行道悲声。送挽联的还有李展、李开、海发、李昕、李悦、楼苏与诚民的陈二舅等。
母亲该吃饭了。一辈子您总要别人吃饱,自己常饿着肚子。今天,所有的亲戚都来了,都为您送饭,愿母亲在九泉之下暖衣饱食。(电视画面)
母亲有钱花了。生前您手里从来没有存过钱,也不花钱。今天儿孙们长跪不起,轮番为您送上一捆又一捆纸钱,愿母亲在西行的路上,财源不断。(电视画面:李想歌起,《送纸钱》前四句)
11月29日下午,射阳县供销社为母亲举行追悼会。党委副书记李平主持了追悼会。
母亲在兴桥生活38年,兴桥镇的镇长来了。他在悼词中称颂您是一个革命的母亲,于家于国,都作出贡献,是受人敬重的母亲,您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白察察,人来人往;车声声,官来官去。县里几十个部门的领导都来了,送葬的车是十多辆。
母亲躺下了,再也不起来;母亲容颜仍是那么慈祥,和生前一样,再也没有焦虑与烦恼;母亲眉间那么舒展,也许是为后事的遂心而感到安慰。(画面:灵堂特写)
母亲是我们的精神支柱,也是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的精神支柱。过去,我们每年春节总要与父母在一起,拍一张全家照。
1973年,在故居门前 (照片)
1981年春节,在黄沙河河边 (照片)
1986年春节,在兴桥 (照片)
1992年,李柏的房子前 (照片)
1996年夏天,李锦临去西藏,在新房前 (照片)
1998年春节,为母亲做七十岁生日时的合影 (照片)
这是全家最后一次合影。母亲走了,从此后我们谁还敢再提合影的事呀。
母亲走了,我们何以为家。谁在门口笑脸相迎?谁还在唠叨我们吃饭穿衣?谁在春节把一家人安顿在桌上,自己跑里跑外?
中国劳苦的母亲太多太多,而我们母亲却是最苦的人之一。虽然,做儿女的不能报答母亲的教养之恩,可是我们知道母亲希望自己的儿女是什么样。我们崇敬母亲,可是不希望21世纪的母亲还象母亲这样辛苦仍至有那么多饥寒,那么多忧愁。如九泉之下的母亲英灵有知,当会含笑为自己子女的努力而祝祷。
亲爱的母亲,您在九泉之下安息吧,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母亲遗像,孙子李由唱《不走的容颜》。画面:儿孙痛哭,父亲在遗像前痛哭;墓前,纸钱烧起,青烟袅袅)
再也听不到您的叮咛
再也看不到您和善的笑脸
您已经听不见
儿孙嘶哑的哭喊
您已经看不见
儿孙流着泪的怀念、怀念
血脉相承的儿女
对您不走的灵魂
犹忆人生的句句良言
苦苦与共半世的老伴
彼此不再搀扶并走
还有年少的孙儿女
将无法面对您微笑的照片
就这样远走了
您甚至没有一句遗言
您离去的那片土地上纸船明烛依然不断
子孙代代的向前努力定会让您含笑九天。
(画面:波涛奔涌,波浪相接,高天蓝蓝,白云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