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存葆的昨天、今天与明天(11)

(2009-05-24 12:48:56)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化评论

标签:李存葆、王光明     《高山下的花环》             分类: 书                      

                

 李存葆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 从“社会突破” 回归“自然遗梦”(11  

       

 

         李存葆的昨天、今天与明天(11)

         李存葆是山东五莲人,春秋时这个地方是莒国属地,后为齐国兼并。

 

昨晚只是小聚,今天6点多便起来了,有些想法,一下子便写出来了。包括李存葆创新在改革初期在文学界形成的冲击,他对重大题材的寻取与表现,他始终对人性主题的关注与人文精神表达,他的文化意识与眼光,他不断寻取新领域的探索。他不断的碰,总是寻求到创新火焰,然后熊熊燃烧起来。对这种刚健有为和积极进取的文化品格,我尤为敬佩。孔子所作的《易传》中,刚健自强的观念十分清晰。《彖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齐鲁文化的刚健品格。自强不息精神的人文思想基础,首先就在于齐鲁思想家倡导的积极而有为的生活态度,人应该象天那样,刚健不屈,永不停息。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集中表现为要有自尊、自立、自爱的品德和独立的人格,表现为顺应时代潮流,确立远大目标、积极进取,有所作为。管仲出身低下,但他却具有“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的胸襟与抱负,终于抓住机遇,脱颖而出。文圣孔子积极进取,“学之不厌”,“好古敏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李存葆的前30,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进取,有所作为,充盈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军事文学是一个具有独特的审美属性的文学领域。建国初30年军事题材的小说曾在50年代末形成过一次浪潮,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审视战争,展示了血与火交拼的宏伟画卷,不但具有开拓意义,也为此后军事文学的发展莫定了基础。此后,由于各种禁戒、新时期军事文学一度比其它题材相对冷清、沉寂。徐怀中的《西线轶事》、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等作品的问世,冲决了的思想堤坝和艺术藩篱,有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迎来了军事文学创作的第二次浪潮、标忘着新时期军事文学的真正崛起。作为军人文学家,他都勇武机敏,善于把握战机,开拓文运,独出心裁,另辟蹊径,创一条轰鸣不同凡响又鲜明个性张扬的新路。从李存葆这三十年的诗歌阶段、小说阶段、报告文学阶段、散文阶段,再到小说阶段,不断地探索,可见齐鲁先人这种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在李存葆身上的延续.

 

                               (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