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发现思想
发现思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55,389
  • 关注人气:10,6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赶年集是种文化

(2009-01-15 12:25:37)
标签:

文化

分类: 农村调查

 

赶年集是种文化

 

     http://p3.images22.51img1.com/6000/lijin1952/38a4a997d1028dbe99f19b40910ed29b.jpg

http://p0.images22.51img1.com/6000/lijin1952/06384507d6e411477c462b16245592fe.jpg

写在前面的话:过年了,大人小孩都为新年准备着。齐鲁晚报今天在《青未了》以整版刊发了《过年》一书的摘录,现选其中一篇。

在农村,赶年集是种文化。现在城里有超市,农村也开始有了,老百姓就是想出去逛逛,看看外面的世界。乡亲们在一起见见面,也是男女交流的机会,尤其是古历二十九的那个年集。

平时,乡下人总没有事到街上逛,叫人看不起。在沂蒙山区,游手好闲的人,称为“甩子”。就是甩着两只手到处游走的人。这个词有贬低人品的意思。如果说谁是甩子,意思就跟上海人说的“白相”,北京人说的“混混”,江苏人说的“二流子”差不多。当然,谁都不愿叫人说成“甩子”,不好听。但是赶年集就不一样了,男女老少都去,是勤快的人也要放下家中的活,那不叫逛,那叫文化生活。家里什么也没有,就抱着一只老母鸡赶集,鸡卖了,换回一点纸烛春联带回去。

过年了,孩子们都放了假,大人们也为了讨个吉利,只要不是特别困难的家庭,只要天气晴好,小孩子就可被获准去赶年集。在没甚乐趣、生活苦燥的时代,赶年集就成了小孩子一年中除春节之外最为快乐幸福、最为盼望的日子。每年的中秋节一过,小孩子就开始掰着手指头计算年集到来的日子。

在闭塞的山村过年,只有年集使孩子们感到外面世界的精彩。常常要跑十多里去赶大集。小山村常常夹在两架大山之中,沂源山村的集市也夹在两面是石墙的村街上。然而,一个村有集,十村八村的人都赶过来。一个二、三百人的村子常常有上千人来赶集。集市刚兴起那阵子,村街总是被塞得水泄不通。怕小妮子子被挤丢了,做娘的交流中心是不让去,哭了多少遍,娘才带着上路,拉着娘的袄子,不能松手。就这样,娘仨上路了。常常一直天黑才回家。女孩,买一支花或一个娃娃,男孩哩,买一支枪,通常是这样。在平原县,就是刘玄德当过平原令的地方,我看到老太太们,乘赶集的当儿,一人提一个黑色皮包,走着,逛着,逛到散集再回家。

终于有一天,我弄明白了,农村人“赶集”,就相当于“旅游”,不在乎买什么,不买什么,出门开开眼界,就和城里人的旅游差不多。当然,这是一种文化。

 沂蒙山区的年总在河滩上,也有河道宽的,便在那浮出水面的石桥上。夏天水漫过了河滩,到冬天,水小了。一起出来,一起回去,搭个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