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大田,领略土堡之乡的无穷魅力!

标签:
大田县土堡 |
分类: 山乡纪事 |
到大田,领略土堡之乡的无穷魅力!
龙山神獒
正月初二,接到大田朋友来电,邀请我到他的老家大田县建设镇玩玩。其实,他去年正月就邀请了我,因故没去成。10多年前,他夫妇来榕开馆店,供2个孩子读书,甚为困难。经人介绍,我为他寻找到一家合适店面,经营迄今。如今,大儿子从东北哈农大研究生毕业回闽在农行工作,二儿子也读完书在福州工作。馆店经营大有起色,度过了家庭困厄时期。我等临时决定直接前往,从永泰过仙游,进永春,原预计4点多便可到达,但在永春蓬壶一隧道内有车祸发生,引发局部堵车,排队延误1个多小时。直到6点多,天已完全黑了下来,才到达了朋友的家里。
朋友家在镇尾的一座山头上,车沿着田间小路开到半山,便停车步行登顶。平时,一家人都已不在此居住,房屋空置着,只有春节才回到老屋,召集同宗亲友,热闹一番。这也是当今众多乡村的实况。我们一到,乡村的山顶正月春宴就开张了。
大田,雄冠八闽的土堡之乡
大田,以为数众多的明清土堡而著名。这些土堡形态独特,风格迥异,规模宏大,建筑考究,是先辈智慧的结晶,是沉淀在乡村野外的一笔无形的巨大财富,也是浓浓乡愁的有形表达。大田土堡,由于缺乏宣传,长期未被世人重视。其实,历史上大田曾有各类土堡近千座。土堡始于宋元,盛于明清,直至上世纪30至40年代仍有零星建造,如今留在大田土地上品相较为完整的仅有40余座,更显弥足珍贵。
大田土堡,是先民聚居的有形文物和历史遗存。一座土堡,记载着十几户、几十户家族的生存历史。明朝正统年后,社会动乱不安,匪盗骚扰猖獗。至清乾嘉年间,百年积聚,生齿渐繁,不少富人在乡兴建土堡,目前保存19座规模在1500平米以上的土堡。既有独资亦有族群合建,也有不分姓氏全村共建。太华魁城明末清初建的镇中堡志序记载:“盖闻古来筑城池为郡县屏翰之固,避山寨为乡里保守之猷‘御强寇保身家固地方,扦外卫内,治平之时也。观夫当今之世偷安日少,战兢日多,数年间干戈抢接,家室靡宁,奔走不遑,民之流离失者繁矣,家之十室九空者屡矣,矧迩来又有绿林四处云集,昏夜出没无常。吾乡莲花寨虽云险峻而僻在水尾,即或有危之际搬运不及,奚暇御寇,兹闺乡会议於中央洋,作立一堡号镇中堡…”。先民累代建筑土堡,无非为了安居、御匪、防盗、存富、兴家、旺族。
大田土堡,在建筑特点上有别于福建土楼、江西围屋、广东、广西围拢屋、广东开平碉楼,是土生土长、独一无二的乡土性建筑,数量虽少,但建筑形式、立面效果比土楼更为生动活泼,富有创造,具有很高、独特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近年来,海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纷纷慕名至大田实地考察福建土堡,无不为构筑奇特、防御性强烈的土堡而震撼。土堡群在福建、乃至全国的古代防御性乡土建筑中独树一帜,其建筑风格的唯一性、构筑体系的独立性、整体保存的完整性、环境风貌的原始性、宗族聚集的区域性、建筑艺术的完美性、抗争自保的社会性均是“土生土长”的,堪称独一无二,令人叹为观止。
大田土堡与永定、南靖、诏安等地土楼相比,其独特性表现在:1、就地取材用材,以本地石料为底础,不用粘加物,土石高比例为1:2左右,使土墙不易受地面水和风雨的浸蚀。2、大门用硬杂木,其余全用杉木,不易腐朽,并有注水孔道,防范大门被火烧;3、因地取势,就地筑堡,不论丘丘陵高山,平洋河边,均有建堡。有的父建内堂,子建土围。历时十数年,耗费巨大。如明代山岗类型的琵琶堡,清代山坡类型的安良堡,清代水田类型的潭城堡、凤阳堡和泰安堡等。均溪镇许思坑村中大山脚下有座全县间数最多的大土堡一一芳联堡,为张氏十五世大学士张应滥和张元梅父子建。湖美乡旺建村的攀贵堡为四房形,占地3720平方米,坐北朝南,三面临田,右边近河。廖廷樽于乾隆末年建内房,廖七十于嘉庆年间花三十年完成土堡工程。完工时后角曾倒坍,此时廖七十家业已尽,由女人私房钱献出修复。原有153个房间,现内堂已毁,只剩104间。石墙基厚四米,高10米,其中石墙(底楼)高6米,石墙上是2.4米宽的环堡小道,小道内是3米宽的房间,横间十三间,房间前又有1.5米的木质走廊,是大田仅有的一堡双回廊结构土堡;走廊外檐下有一排整齐精致的吊顶木葫芦,造型美观,煞是好看。堡的前后左右中间各设一小厅,底层无窗、二层炮、枪眼密布,放前、右二石门。建于乾隆八年的济阳乡大儒仁寿堡和桃源东坂土堡,建于山坡上,前后长45米中落差近十米,檐分十三栋;仁寿堡内还建一座100平方米的三层小堡,是少见的堡中堡。虽经二百五十多年风剥雨蚀,且建于半山腰中,用生土、石灰,鸡蛋大小石夯成的土墙已凹凸不平。广平丰庄村,有座从永安西华迁入罗姓建造的二百多户、一千多人共有的方形土堡一一延庆堡,建于明末清初,占地3240平方米,堡基厚3.5米,高十一米,左右双梯上环堡小道;内共三进,前、中为悬山式单层木结构,后为二层楼阁式结构,雕栏画栋,整座土堡布局和谐,风格古朴。
大田潭城堡
广平五峰万厚堡建于明正统末年,传说是镇压邓茂七农民起义的蒋伯年所建,已550年历史。堡为正圆形,放前后二石拱门,门旁又有四方小堡担守门户,现堡己倒塌,只留半截3米宽的石基于内建房四栋,房与房之间有条“F”字的小道;用石头铺设的路面被几百年行人磨得光滑明亮,堡外有护城河,现大都淤塞只存前门5米宽的一小段。栋仁的潭城堡也是圆形,三面临河,清光绪年间建成。太华乡万湖村各姓于道光年间合建的洋中堡,魁城村国子监陈登钱于清同治三年建的步云楼,济阳涂承康、涂超文为首全村于乾隆壬戍年兴建的风阳堡,广平铭溪池氏于嘉庆年间共立的龙会堡,栋仁潭城堡,上京城口堡和文江朱坂等堡全是四面回廊硬山式瓦面结构。
步云楼
还有些土堡较矮,三四米高的堡式民宅,如广平万宅绍恢堡、万筹光裕堡、广平鸿禧堡等建筑只能防盗而难防匪。但其建筑面积都在2000平方米以上,每座间数达70间以上。林林总总的各式土堡,防御色彩浓烈。如廊层不开窗、二层以上才开宽20公分、高一米的狭小窗,枪眼遍布,而且土堡周围都不会成为死角,使敌人难以靠近,墙基特厚,当时的枪炮根本威胁不了它的安全;楼门象城门,大都用石条拱顶,石条门框;近尺厚门扇还钉上一层铁皮,门上还放有放水孔以便灭火;堡内掘有水井,便于被困汲水饮用等。大门一关,千夫莫及,如丰庄延庆堡于民国年间被尤溪卢兴邦顽匪围困数日,调来“七星炮”猛轰,但只留下一个个“疤痕”而己,足见其坚固性。
文物价值:2010年,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全国新发现的近50万处不可移动文物中,遴选了165项重要新发现,汇编成《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一书。其中福建共有8处文物入编,大田土堡群正是其中亮点之一。
建设镇,距离安贞堡最近的乡镇
说到土堡,肯定不能缺了永安的“安贞堡”。“安贞堡”可谓土堡之王,位于永安槐南乡洋头村一山窝岭角处,距槐南乡5公里,但距离我此行的大田建设镇却只有3公里。建设镇的人到安贞堡逛逛,就像到自家田园一样随意而方便,拐个弯便看到了。
“安贞堡”占地上万平米,建筑面积达6千平米。取势上应“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靠山宏大,明堂广阔”的“风水”理论,坐西朝东,在一进门庭上书有“紫气东来”。“安贞堡”之名取自《周易·坤》中“安贞之吉,应地无疆”,外门上镌刻有“安于未雨绸缪固,贞观休风静谧多”对联,整体建筑恢宏大度,气势吞吐万象。除建筑之精妙外,“安贞堡”还曾有一道难解之谜,即人们发现,偌大堡内,既无蜘蛛,也无蚊子,亦无蛀虫,而与此相对应的是两幅壁画,一仙童执拂捕蜘蛛,一仙童用葫芦捕蚊子,于是传说愈加神奇。
“安贞堡”为当地乡绅池占瑞、池连贯父子于清光绪11年(1885年)始建,历时14年完工,耗银数十万,其投资规模在福建古民居建筑中首屈一指。高9米厚4米的围廊式土楼和以厅堂为中心的368间屋,构成了这座罕见的大型民居。为建该堡,池氏父子曾多次远赴江南、金陵、燕京,沿途考察,自行设计,监督施工,耗尽心力,可以想象,池氏父子在呕心沥血建堡过程中,对建于池塘上的木建筑的防腐、防虫、防蛀等重要问题肯定会有所考虑。综合各家之见,计有:
一、药物防腐说。人们发现进入安贞堡,总有一股难闻的气味,因此人们推测,池氏父子在建堡过程中,对原材料进行了大量早期防腐处理,这些木材经药物处理后遗留下难闻的气味使蜘蛛、蚊子、蛀虫等难以生存,同时也损害、影响了池家男性的生育能力,造成人丁不旺,难以为继。
二、生物防治说。堡内有蝙蝠出没。蝙蝠靠声波捕猎食物,食性杂广,包括果实、鱼类、花粉、甚至血。大部分蝙蝠在夜间飞行时捕食昆虫,计有900多个不同品种的蝙蝠,遍布世界各地。蝙蝠看似鸟类,却没有羽毛,属哺乳动物,雌性产下幼仔,用乳汁哺育,是飞行高手,它们能够在狭窄的地方非常敏捷地转身,蝙蝠是唯一能振翅飞翔的哺乳动物,其他像鼯鼠等能飞行的哺乳动物,只是靠翼形皮膜在空中滑行。夜间,蝙蝠靠皮波探路和捕食。它们发出人类听不见的声波。当这声波遇到物体时,会像回声一样返加来,由此蝙蝠就能辨别出这个物体是移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离它有多远。蜘蛛、蚊子遇天敌,或遇天敌之气味避而远之。
三、缺乏食物说。蚊子虽小,人人讨厌。雌蚊卵产在水里,1—2天后就孵化成幼虫,叫孑子。孑子经过4次蜕皮成蛹,在水中生活2天,羽化成蚊。一代发育约需10~12天,一年可繁殖七八代,雄蚊吃“素”,雌蚊吸血。雄蚊仅吃些植物的花蜜、果子、茎、叶的液汁。雌蚊偶尔也尝尝植物的液汁,然而,一旦婚配以后,非吸血不可。因为只有在吸血后,才能使卵巢发育。所以,叮人血的都是雌蚊。黑夜里,蚊子凭着传感器感知空气中人体散发出来的二氧化碳,在千分之一秒内作出反应,就能正确敏捷地飞到吸血对象那里。蚊子传播的疾病达80多种之多。在地球上,再没有哪种昆虫比蚊子对人类有更大的危害了。世界上的蚊子有2000多种,我国约有140多种。能传播疾病的蚊子可分三类:一类叫按蚊,俗名疟蚊,主要传播疟疾。另一类叫库蚊,主要传播丝虫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第三类叫伊蚊,身上有黑白斑纹,又叫黑斑蚊,主要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登革热。
蜘蛛属节肢动物门螯肢动物亚门的蛛形纲,全世界已知约6万种,分布极广,在珠穆朗玛峰的6700米高度处也有发现,体长可从不足1毫米到10厘米。我们日常见到田野里的蜘蛛,结网捕捉有害昆虫,对农林有益,但某些毒蜘能致死人畜。蜘蛛的抓力极强,在天花板上如履平地,脚上布满黏性极强的刚毛,即便倒悬也能黏住相当于它们体重173倍的重量。
由于安贞堡建成后人丁不旺,少有人居住,故缺乏昆虫生存所需的食物,因食物链断裂,故被迫迁徙而不见。安贞堡内谜题甚多,迄今还藏有多少神奇故事?埋伏下多少难解之谜?对这样一座类似中国民俗博物馆式的古堡,确实引人入胜。
破解安贞堡生物之谜的是湖南师大的一位生物学老师,他首先确认堡内有蚊子。然后在安贞堡内又很快捕获到数十只蜘蛛,说明堡内也存在蜘蛛。但为何见不到蜘蛛网?这位老师解释说,捕获的蜘蛛都不结网,会结网的称为“圆腹蜘蛛”,这种蜘蛛主要靠捕食小虫类,需要在有烟火的人家生存。安贞堡长期不住人,没有灯光、烟火,吸引不到各类飞虫,食物链断裂,圆腹蜘蛛也就不会在此生存。生命界原来既丰富多彩,也充满如此之多的自然奥秘啊!
正月大田之行,初步领略了大田土堡的无穷魅力,下次有机会一定再来细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