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说《天下无拐》是完胜《亲爱的》的打拐电影

(2021-06-29 15:24:08)
标签:

天下无拐

玉昆

亲爱的

娱乐

分类: 聊闲天,侃大片

为什么说《天下无拐》是完胜《亲爱的》的打拐电影
            为什么说《天下无拐》是完胜《亲爱的》的打拐电影

记得小时候,我家附近的一个操场上,每天都会有母亲喊孩子回家吃饭的叫声,那叫声有的急促,有的悠长,但从来没有一丝的恐惧。有些在外面玩上瘾的孩子甚至故意躲起来,也不见有哪个家长去报警。那时候,除了第一天家长带着去认门以外,每个人上学基本上是自己走去,没有看到哪个孩子要由大人护送的。但是长大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家长们不再敢让孩子单独上学,每天接送孩子的车流将学校门口堵得水泄不通。因为拐孩子的事情多了起来,这也就有了打拐。

六年前,由赵薇、黄渤等主演的相关题材电影上映,曾引发轰动。而即将在7月上映的被称为首部全面反映公安人员打拐题材的电影《天下无拐》,同样引来无数关注的目光。之所以称其为“首部”,是因为几年前的《亲爱的》虽然也是讲拐孩子的故事,但主要是从一群被拐孩子的家长的角度,讲述他们如何自发抱团寻找孩子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的各种辛酸和无奈,作为对立面也讲到了犯罪一方家庭的不幸,让人们看到一些拐孩子的人,其实也有可怜值得同情之处。从题材上看,《天下无拐》是真正从公安人员的角度全面反映打拐全过程,是真正意义上的打拐电影,它呈现的对于犯罪的认知和态度也和《亲爱的》是截然不同的。

为什么说《天下无拐》是完胜《亲爱的》的打拐电影
   在法律中,同样是拐孩子的犯罪,有拐骗和拐卖之分,前者仅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后者多处十年以上徒刑直至死刑。《亲爱的》中拼命展现赵薇演的那个女拐角色是如何如何对拐来的孩子视若已出,感情付出甚至不在其生母之下,引来不少粉丝的同情之泪。如此人性挖掘不可谓不深刻,表演不可谓不感人。但是,对打拐作这种认知其实是站错了位,表错了情。的确,拐孩子的也是人,他们也有作好母亲的善良愿望,但这种愿望却是建立在一种非人性的犯罪行为之上的。无论是用于自己收养的拐骗,还是用于贩卖的拐卖,都是剥夺别人的孩子,用于满足自己的私欲私利。对受害家庭来说,是极其沉重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用《天下无拐》中那个犯罪首领老父亲的话说,是可以让人“生不如死”的。对这样在根子上极端自私、灭绝人性的罪犯,象《亲爱的》那样施以过多的同情和理解是完全错位的,甚至五年以下的刑罚都是过轻了,因为那是可以摧毁人一生的犯罪。《天下无损》从对打拐的认知的站位和出发点上,已经比当年的《亲爱的》高出了一大截。

为什么说《天下无拐》是完胜《亲爱的》的打拐电影

从表面上看,《亲爱的》是一部有商业元素的文艺片,而《天下无拐》则是一部比较纯粹的商业片。影片的节奏非常明快,从罪案发生,到随即展开的千里追踪,一路从哈尔滨到河南、福建、再到云南边境,追逃打拐的情节张力始终紧繃,正邪双方的较量环环相扣,最终正义战胜邪恶,警方一举全歼群匪,成功救出孩子。在这种可看性极强的商业警匪片的表象下,对于社会问题的揭示探讨和人性展现其实一点都不少。比如在影片中人们可以看到,罪犯们如何以团伙作案的优势,轻松地从疏于防犯的家长眼皮下将孩子拐走,而大规模贩卖人口常常伴随着走私贩枪贩毒等其他犯罪的进行。在拐卖儿童犯罪的背后,是高达每人8万美元的巨额利润,是从北到南遍布各地的庞大贩运网络。而武装到牙齿的犯罪集团,为了逃避警方的打击,从整容换脸,隐姓埋名,到在橡胶园里建立秘密基地,直至处心积虑绑架打拐警员的孩子作为人质,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而打拐的公安人员,不但要承受极限办案的高压,还要面临来自受害家庭的过度焦虑和非理性期待的压力。而警员自身也有家庭,他们的孩子也会因疏于照顾而发生危险……所有这些内容,都融在异常紧凑的剧情中被恰当地点到为止,毫无煽情与违和感。从这点上看,相比那部通篇煽情的旧作,《天下无拐》让人在紧张刺激的警匪故事中,感受人情、人性、正义和大爱。

天下无拐是一个大目标,我们希望有一天,能重回孩子可以一个人上学的安全的社会。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不能靠同情和眼泪,只能通过公安部门的严厉打击和全社会共同织就防范拐卖、保护儿童的安全大网。事实上,近年来这样的大网已经织成,并将越织越密。曾几何时,我们羡慕美国的安珀系统让报失儿童的寻回率高达90%以上,而今我们自己的“团圆”系统在功能和效率上更加强大。多年前在拐卖儿童犯罪高发时,公安部门一次行动解救出上百名被拐儿童的特大案件不在少数,而在连续多年的高压严打之下,如今拐卖儿童案件全年只发生十几起。《天下无拐》是献给无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英勇奋战,奉献牺牲的打拐勇士们的英雄赞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