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漫步在公园里的一些道路时,会看见路两旁林茵碧草,鸟语花香,我们常常会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和走在一般的城市道路上大不一样。但是,这样的道路体会,常常只能在封闭的公园里才有。如果我们平日的上班的道路也能是这般感觉,那该有多好?事实上,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这样的道路愿望早已成为现实。这就是专门为人们步行、骑行而设计建设的绿道。
http://album.rbc.cn/p500/20131014/e853ad79-d783-40ee-a8ea-318a9ab4ccd1.jpeg
美国最早的绿道之一艾巴拉希亚小路
早在十九世纪后期,欧美一些国家就出现了沿海岸线或风景区而设的绿道,事实上是一种线性的开放式公园,其功能以休闲观光为主。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着意推动绿色出行,将绿道与城市慢行系统结合起来。比如丹麦等国出现的自行车高速路,即属于这一类型。这种绿道专门为自行车骑行者设计,道路设施对骑车者非常友善,比如设有专门的道路标牌,有自动打气装置,停车时供骑车人保持平衡的栏杆,有倾斜角度的垃圾桶等等。
http://album.rbc.cn/p500/20131014/2ac4510b-bde1-4ebf-83fc-784b3222d2c2.jpeg
如今的欧洲人又开始骑车上班
广东和浙江是国内开展绿道建设较早、影响较大的地区。广东于2010年启动珠三角绿道网建设,几年来累计建成绿道2000多公里,覆盖面积约5.46万平方公里;十二五期间,广东计划将珠三角绿道建设推广到全省范围,规划到2015年建成绿道近9000公里。与广东类似,浙江一些地区的绿道建设,也更多地出于经济开发的考虑,既所谓“步道经济”。浙江省宁海县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宁海县以生态游憩、山村休闲、山地观光为特色,打造“千里休闲步道、千里绿色长廊”,并于2009年底建成了国内首个登山步道系统,贯穿全县九成的建制村。通过步道建设,将沿线自然景观、古村落、生态资源、农业和渔业基地、农家乐等各种资源“串珠成链”。2011
年仅登山步道沿线的“农家乐”就接待游客125 万人次,营业收入1.35 亿元。与此同时,户外产业取得长足发展,涌现了110
多家登山杖、帐篷、健身器材等体育用品生产企业,2011 年销售额达20
多亿元。“步道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既健身又无污染的“绿色”产业。在宁海的示范带动下,宁波各地出现了步道建设的热潮,余姚、奉化、北仑、江北、大榭岛等县先后出资上亿元建设类似的绿道系统。http://album.rbc.cn/p500/20131014/8bbfed08-eb12-46df-a6aa-2c16b6f51654.jpeg
广东的大规模绿道建设领全国风气之先
目前,北京市也已经规划在今后5年,将投资30多亿元,建设绿道1200多公里。那么,北京的绿道是什么类型,是线性开放式公园的路子,还是走城市慢行系统的路子?从目前已经建设的一些绿道来看,北京的绿道似乎主要是为了满足休闲健身功能,同时兼顾绿色出行,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补充。比如西城等区建设的二环滨水绿道,依托护城河滨水空间,串联起大观园、陶然亭公园、天坛公园、龙潭湖公园、德胜门、永定门等二环沿线的景观文化资源,全长约30公里。它实际上就是一个开放式的环型公园系统,以满足步行功能为主,也可供在二环沿线居住上班者上下班利用。当年,北京旧城墙没拆的时候,梁思成曾设想在城墙上建设一圈环型城市公园。遗憾的是如今北京的城墙早已不复存在,但是环型公园的设想却有可能实现,不过是通过滨水绿道的形式。
http://album.rbc.cn/p500/20131014/741fdd4e-f778-4bc6-8645-43fc18b38474.jpeg
北京绿道规划: 三环、 三翼、 多廊格局
近期实施的绿道工程还包括:三山五园绿道,它是北京绿道体系“三环”中的郊野休闲环西北部区段,串联玉(泉山)东公园、北坞公园、丹青圃公园等郊野公园和颐和园、植物园、香山公园、西山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全长30多公里。
http://album.rbc.cn/p500/20131014/ca659916-4d6f-4964-94e0-82f042ccd98d.jpeg
梁思成设想的北京环城公园
六里桥至园博园绿道,这是北京绿道体系中“多廊”绿道之一,由六里桥沿京港澳高速北侧绿地延伸,经永定河至园博园,串联万丰公园、天元公园、小屯公园、经仪公园、晓月湖公园、宛平城、卢沟桥,全长约30公里。为市民特别是自行车车友享受西南方向的绿色骑行提供了一条理想的通道。
温榆河滨水绿道也是一条值得车友期待的绿道。属于“三环”中的森林休闲环绿道的一部分,西起沙河水库,沿温榆河滨河绿带至通州新城。串联起巩华城、沙河闸公园、未来科技城滨水公园、小汤山农业示范园、东郊森林公园、通州商务园滨河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等,全长约85公里。这将是以
“骑行温榆河,水岸慢生活”为理念,打造的一条北京城市北部的最美骑行绿道。
从远期来看,北京建设类似于欧洲的自行车高速路也是有可能的。因为,北京现有的道路规划原本就设计有自行车道。只不过,近年来,城市中心区的汽车数量增长过快,自行车的路权逐渐被乱停乱驶的汽车所侵蚀。其实只要严格执法,切实保证自行车道不被占用,再稍加改造提升,打造贯穿城市的自行车“快速路”并不是没有可能。最起码象长安街这么宽的马路,
打造一条自行车模范路是毫无问题。关键看执政者的决策魄力和严格管理能力。在这方面,却一直是短板。
收听本期《议政论坛》:http://audio.rbc.cn/play.form?programId=81&start=20131014163000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博文:
谈发展,议民生(102)
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为什么比过去多?
孙中山为什么担心中国人口太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