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蚁族”之说可以休矣

(2010-03-28 17:09:23)
标签:

蚁族

博闻天下

王小东

玉昆

杂谈

分类: 谈发展,议民生

                                   “蚁族”之说可以休矣

 

   “蚁族”这个概念已经被媒体热炒了一段时间,所谓“蚁族”,据说指的是“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他们毕业后因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相对较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群居的特点和蚂蚁相似而得名。如今,在“蚁族”聚集地之一的北京海淀唐家岭,经常可以见到拍照、摄像的记者,很多报道大篇幅地描述“蚁族”居住条件的恶劣、生活的艰苦和对未来的迷茫。

         

“蚁族”之说可以休矣

这就是传说中的“蚁族”圣地唐家岭。这个当初只有两三千人口的北京海淀区的村庄,因距离中关村和上地等科技园区的车程距离较近和生活成本低廉而成为打工族聚居的首选,如今已成为聚居着五万人口的城镇。

     从一开始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首先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和父母一起住在简易楼宿舍里,三口人一间十几平米的小房,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三屉桌,一副木书架,两把椅子,这就是全套家具,所有权还是单位公家的,厕所和厨房也都是公用的。而且那时我们居住的定福庄一带是标准的郊区,按今天的说法也就是城乡结合部,父亲上班要到城市的另一头,无论骑车还是挤公共汽车都要一两个小时。但那个时候没听说父母抱怨自己属于“蚁族”,虽然在单位大家差不多都是这种生活状态。

    还想起十多年前自己结婚的时候,和爱人所住的新房只有不到9平米(准确地说是8.7平米),第一个月的工资只有1170大毛,我们住的小南庄在那时也应该属于城乡结合部,每天上班坐公交换地铁也要一个多小时,只不过没有大规模群居,不知道那时的自己算不算“蚁族”?

    后来到英国留学,亲眼看到英国的年轻人几个人合租一个汤耗的很普遍,地点就在伦敦周围的一些小城镇里,每天坐火车到伦敦上班,不知道他们算不算“蚁族”?

“蚁族”之说可以休矣

         唐家岭有许多当地农民盖起的简易楼,主要用于大量出租给外来打工族,价格十分低廉。

    所以我一直质疑,初入社会的年轻人,生活拮据,创业艰难,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难道不都是这样的吗?如今的一些中国年轻人,他们的生活情况有什么特别的?非要觉得自己是“蚁族”?艰苦的创业期对于所有的人难道不是成长过程中一个必经的的阶段吗?

 

     还有好心人把“蚁族”列入新弱势群体的行列,这么说的潜台词大概是这些人需要国家的特殊照顾,就像对待残疾人那样。可是残疾人现在是什么生活待遇?我认识一对非常优秀的残疾人夫妇,算是北京盲人中的佼佼者,至今一家三口住在半地下室的一个小两居里,不到30平米,家里东西放得满满的,还得腾出一间放两张按摩床(这是他们的收入来源)。世界上有哪个国家会把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列入政府救济的对象?不要说中国,就是美国、北欧也没有这样的例子吧。

    其实,大多数被称作“蚁族”的青年人内心也是不接受这个“光荣称号”的。比如有一位出自唐家岭的“蚁族”在帖子里就写道,“我们不偷不抢,靠自己的双手打拼有错么?我们不需要谁的怜悯,不需要谁的施舍。请正视我们,我们不是弱者也不是贫穷者,现在只是我们人生的一个过程而已!” 说得太好了,如果连受过高等教育、有工作能力的人都要伸手向社会要救济,要同情,那么数量要多得多的那些十几个人睡一间大通铺的民工,那些七八个人挤一间屋的按摩女们是不是更有资格申请救济?一些没出息的自甘“蚁族”的人,难道不是存心和其他真正的弱势群体赛着向政府哭穷,从而在政府有限的救济盘子里多抢一份本属于更加困难更需要救助的人们的口粮吗?反正那些哭着喊着自己是“蚁族”的人,让我不由得想起了阿斗小朋友。

“蚁族”之说可以休矣

        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城市化刚起步的唐家岭公共服务严重不足,每天上班时公交都人满为患。

    据说现在有的旅行社竟然拿唐家岭作为一个“蚁族”观光点,灵感大约来自《贫民富翁》得奖后兴起一时的贫民窟一日游。一些媒体记者一到唐家岭,就兴致勃勃地找起传说中的臭水沟和坑洼路,热火朝天地拍起来,那劲头宛如达到蛮荒之地,和偷拍动物世界大有一拼。只表现生活灰暗消极的一面,不去关注这个群体的奋斗拼搏,热炒少数大学生毕业后的生存困窘和“不幸”,强化其心理上的被剥夺感、挫折感,甚至人为地激起愤怒、激化矛盾,而他们则躲在一旁偷偷地为收视率和发行量窃笑。 

   正如一些评论指出,所谓“蚁族”只是一些媒体为吸引眼球而发明的一个伪概念。在人生事业的初期的青年人收入起点较低,居住条件较差是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普遍存在的正常社会现象。人为炒作“蚁族”概念、渲染悲情,无益于这些年轻人的个人发展,也无益于形成理性的社会心态,反而可能会造成不良的情绪引导和心理暗示。我们应警惕热衷于制造、炒作新概念的作法。当今的这一代青年人当然有他们的弱点,但是他们中的主流精神还是自立、坚韧、执着,为理想而吃苦耐劳,比许多人想象的要坚强得多!

    无论是以被定义成“蚁族”的青年大学生的名义,还是以其他真正的弱势群体的名义,以仍然需要提倡艰苦奋斗的青春的名义,以真正急需的社会公平的名义,“蚁族”之说可以休矣!

 “蚁族”之说可以休矣
          本期节目嘉宾:著名学者王小东

 

收听本期《博闻天下》:http://audio.rbc.cn/play.form?programId=401&start=2010032716000

其他精彩博文:

美国养老金亏空到底有多少?

围攻韦迪的足球名嘴们陷入了什么误区?

史上最壮观的考场

中国经济增长为什么必须达到8%?

和《阿凡达》叫板的奥斯卡强片《拆弹部队》

迁徙自由论争的不是自由是福利

历史上伤亡最惨烈的十大地震

冬奥会的辉煌中国男子汉应该感到汗颜

教育投入占GDP4%为何16年未能实现?

    罕见的博客之家 和《阿凡达》叫板的奥斯卡强片《拆弹部队》

和《阿凡达》叫板的奥斯卡强片《拆弹部队》 本届春晚的六大亮点和五大败笔

   “气候”变化中国需要竺可桢式的科学家

   扫赌打黑并不能带来中国足球的真正提升

本届春晚的六大亮点和五大败笔 上海高校为何自我殖民地化

    五年以后的人们怎样看电视

    宣誓能让中国式结婚神圣起来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