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玉昆 在网络博客中游走

(2009-06-03 21:51:21)
标签:

电视

博闻天下

节目

听众

玉昆

北京

杂谈

分类: 走天下,论人生

W020090602365362815996.jpg在网络博客中游走" />

2009年,北京新闻广播开播了一个新节目《博闻天下》。这个节目每天搜罗网上的博客文章,给听众带来不同的观点碰撞。
  玉昆就是这个新节目的主持人。年近40岁的玉昆看上去沉稳内敛,不像个整天泡在网上的网虫,也不是个张口闭口高科技的玩家。节目开办之初大伙都有点好奇:他为什么要做一个和网络相关的节目呢?

养好伤
又患网络依赖症
  玉昆以前对网络的使用实际而普通:上网看看新闻,既不聊天,也不泡论坛,偶尔看看自己喜欢的文化名人的博客。
  几年前,他因车祸受伤在家养病,上网的时间多了起来,他也开了自己的博客,写一些感悟和对时事的看法。不光自己写,玉昆也看其他人的博客。他发现网络上写博客的人越来越多,博客关心的问题也越来越丰富。他想,这么多资源,不用岂不浪费了?一个广播人对信息来源的敏感,让他不由自主地兴奋起来。
  2008年底,他开始创意一个与博客有关的广播节目,并用这个创意参加了当年北京电台主办的全国广播栏目创新大赛,后来又形成了现在的《博闻天下》。玉昆每天在节目中介绍一些有意义或有趣味的博文;还以近期发生的事件为话题,围绕这个话题搜索相关博文,采百家之长,听观点争鸣;他还邀请相关博文的作者连线或做客,把他们的博客和观点变成有声版。
  现在,玉昆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浏览新闻后,就要大量地浏览博客。他说:“大量阅览是必备的业务。”
  成天在网上泡着,玉昆发现了很多以前没发现的网络好处,电视可以在网上看,歌曲可以从网上听,听众的问题可以在网上解答。玉昆在网上的时间可是越来越多了。

 

W020090602365362961962.jpg在网络博客中游走" />

泡在网上,节目大家做
  除了上节目和联系嘉宾,玉昆的时间几乎都花在了网上。除了看别人的博客,《博文天下》也在北京广播网和新浪网开辟了自己的博客,每天把节目的话题和主要内容上传到网上,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并且参与讨论。开播仅三个月,新浪网的《博文天下》博客点击量就超过12万人次。这是玉昆之前怎么也没想到的。
  更没想到的事情还有。《博文天下》在新浪的“草根名博”上得到很多网友无私的帮助。玉昆做节目之余偶尔会写篇文章放在博客上,网友们经常会把这篇文章顶到首页,让更多人来点击。这些网友还成立了QQ群和MSN群,这让玉昆这位以前很少上网聊天的人也难免要在网络上聊聊天了。有时想联系一名写博客的嘉宾,可苦于找不到,玉昆就会向网友们求助,人多力量大,最后总能成功找到。比如现在正火的畅销书《中国不高兴》的作者就是网友帮玉昆找到的。
  可是,每天50分钟的直播节目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让玉昆很难有时间好好和这些可爱的网友聊天,以至于他一上线,就会有网友说:“你又是来找人的吧?也太功利了吧?也不和我们聊天。”玉昆打算通过组织一些活动,让大家与《博闻天下》更亲密。

百样博客,取我所用
  网络、博客已经深入玉昆的生活中,现在他可称得上是个博客专家了。以前他只看自己感兴趣的时事和文化类的博客,现在可不一样了,什么类型的都得看。
  网上的博客怎么变成好听的广播节目?节目刚开办时,玉昆发现,博客有几类:一是名人类的,比如徐静蕾的博客。以前玉昆不喜欢看名人博客,觉着没什么特别的内容,但点击率高,听众也喜欢,这是为什么呢?看着看着他就明白了,这样一个明星,把自己家长里短的生活汇报给读者,让读者觉着自己特别受尊重,还特亲切。
  第二类是学者专家。他们的博客专业性很强,很有内涵,可听众对特别专业的内容也许就不那么感兴趣。于是在节目中,玉昆就把这些内容解读成简单易懂的语言,并把与百姓生活相关的内容重点介绍给听众。
  第三类就是草根自己的博客。很多普通人的博客很有个性,对事物也有自己的观点。这时玉昆就会采百家之长,把这些民间声音带到节目中。
  不过,也有的博客让玉昆摸不着头脑,比如一些点击量很高的博主,文章不错,但并不十分突出,人也没有什么名气。玉昆说,自己和博客网站的业内人士了解才知道,有网络推手使用各种手段让无名变有名,所以网上冲浪还得有自己的判断力。

W020090602365362965438.jpg在网络博客中游走" />

网络世界离他更近
  《博闻天下》的播出时间是22:10,晚间时段很少有新闻谈话类的节目,新节目一开始,收听率并不理想,玉昆有些上火,找原因想办法改进节目。
  除了对网络上的海量信息进行选择和筛选,他发现请嘉宾到直播间做客会让节目更丰富多彩,可是节目结束已经夜里11点了,哪个嘉宾愿意来电台做节目呢?
  不过玉昆可没就此放弃,他利用自己多年做节目的资源,邀请毕淑敏、方舟子等知名作家学者来到直播间,并通过节目博客在网上和这些嘉宾互动。这也让名博嘉宾对这个节目有了更好的认识。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节目收听率慢慢稳定下来,不听广播的人因为关注他的博客去网上听节目,不看博客的听众听了他的节目就要去网上找《博闻天下》的博客。
  玉昆除了做节目,现在他与网络的关系更密切了。白天上网看博客、做节目,下了节目把节目内容上传到网上,有时还要把当天要讨论的话题放在博客上先请大家讨论。这么一来,他在博客圈结识了更多朋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