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扯”督导(2)

(2012-05-20 16:24:50)
标签:

心理治疗

杂谈

分类: 心理学
心理治疗师是如何影响别人的?这是一个常常被人问及,但又常常被我们自己忽视的问题。
回放在督导个案中的一幕。。。
当年轻的男性治疗师报完个案后,他那‘害羞’的,略带儿童式的坐姿,似乎唤起了在场那些女性治疗师的‘母性’,我们用‘小男孩’‘小孩子不懂……’之类的言语调侃(或挑逗)着他的样子,轻松谈笑着表达此刻看到他的感受,整个氛围是一个轻松的,开心的。
而这样的一个场景,在督导师诠释时,被赋予了一个‘阉割’的含义后,年轻的男性治疗师感到了不自在,并开始沉浸在一种自我分析,体察的状态中,甚至开始反思自己的‘受虐’来自于成长经历等等,搞得我出现了一瞬间的自责,似乎我真的因为‘出言不逊’而不慎又‘阉割’了他。但是,马上我就放弃了这个念头,因为我清晰的感觉到,我并无恶意,那些所谓的调侃不是攻击,是亲密。于是,便很想在这一刻告诉这位男性治疗师“你不用怀疑,刚才的轻松快乐不是假的,这与受虐的快感啥的,都没有关系。你之所以感受到了快乐,无恶意,是因为我们的确并无恶意!这是一种暗在的交流。。。”
之所以回顾这样的一个场景,其实是想表达,一个人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很多真实的感受会被外来的诠释所覆盖。似乎我们太习惯认同那些来自于外界的评价了,而总是不愿或不敢相信自己的那些真实的感受。这让我联想到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候的一段经典的对话:
父母:“外面冷,多穿点。”
孩子:“我不冷。”
父母:“你怎么能不冷?”
孩子:“我真的不冷。”
父母:“不可能!你就是冷!”
孩子:……
长此以往,孩子真实的感受就这样被覆盖起来了。也许有一天ta会认同自己其实是个冷热不知的家伙。
也许心理治疗也是如此,治疗师需要相信自己的感受,同时也更需要具备相信来访者的能力。苏晓波说:心理治疗的核心是对“存在”的尊重。我非常赞同苏老师的说法,因为这里说的存在不仅仅是症状,而是一个生命整体的存在,至少我这样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