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师阿诺
心理师阿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925
  • 关注人气:3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互敏感的心灵(一)

(2011-08-04 17:24:29)
标签:

弗洛伊德

主体间性

人类意识

心理治疗

徐钧

认知神经科学

婴儿研究

杂谈

分类: 心理学

    心理学家们始终对新生儿的观察充满着热情, Trevarthen当然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通过观察Trevarthen提出了另一个理论,即“相互敏感的心灵的心理学”。这个理论认为人一出生就具备与人建立有效关系的智能。

在这个理论提出之前,我们一直都认为人类能够感受他人、体会他人的意识,或用心理学术语为:共情的能力是后天习得的能力。

    然而,Trevarthen找到了新的证据,来证明其实婴儿一出生,就已经具备了共情他人的能力。他认为:孩子在出生的时候,就具备了情感共鸣的能力,原始的主体间性能力,也是之后心理化能力的基础。这种能力可以帮助婴儿运用对方的行为,去进行一种有目的对话式的沟通和交流。这种交流表现在情感层面上,是一种有体会的,有意义的交流。Trevarthen将其总结为“与生俱来的主体间性的理论”。

    婴儿生来就像一个大仓库,容纳很多东西。同时他还可以将对方各种各样的行为、主体转变成对话式的沟通。看起来,这样的沟通像是一种领悟能力。当代的认知神经科学也为此假设提供了证据,实验发现人类共情的能力源自于前额叶区域镜像神经元的作用,如果两个人彼此之间可以直接地立刻地镜映对方的动机和目的时,这块大脑皮层就会同时出现放电反应。婴儿也可以立即出现这种“交感神经联系”反应。借此,通过这种直接的镜映,或通过运用对方的行为与之建立其一个感受层面上的联系。

    但诺将这种感受持续下去,或将其更深入的印刻,是需要不断的保持这种联系,直到其神经元发生根本变化为止。从生物学角度上也同时证实了这种说法的合理性,人类所有的意识、认知、行为都是由神经元控制,因此若想改变一个人的意识、认知和行为,从根上也许都是改变其神经元之间连接通路。

额外提一下,也许这也就为心理治疗或咨询为什么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只有来访者通过与治疗师持续不断地接触,感受,体会,才有可能在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突触连接,从而帮助来访者改变认知以及行为等。因此,“顿悟”的出现,一定是要经过渐修的过程,因为有神经递质之间的联接需要微观的反复互动来形成,这座‘桥’不可能一日建成。

    在Trevarthen的理论中,新生儿的模仿更多的强调双元性,和双方彼此的沟通和交流性。Trevarthen认为婴儿的主体间性的理论就相当于:人们躯体中的心灵是如何去意识其他人的念头和直觉的,这种意识有可能是带有认知的,也可能是不带认知的;可能是象征符号的,也可能是非象征符号的,即认知方面的细节和符号方面的细节带不带都可以。这就是心理化发展理论,这和主体间心理学目前是紧密相连的,更多从动态角度来看人类的心理发展。

    主体间性,就是讲人类如何去意识到对方的想法和念头的。彼此是如何互相感知对方的。然而,婴儿的主体间性,去感受别人的时候不一定存在认知层面的细节,也不一定带有象征符号层面的细节,心灵也是可以去意识对方的念头的。这种说法,会让我们想到“直觉”这个词。

   “凭着直觉的去认知他人的……”?

    Trevarthen 总结原发主体间性和继发主体间性两种,其中原发主体间性发生在前符号期,完全的非语言的;继发主体间性产生于9~12月以后,开始说话后的主体间性。

婴儿在开始说话之前,研究者就发现他们可以做一些基本的配合的动作,由此证明,婴儿认识到对方的感受、目的及意义,是不需要语言介入的。

    这种先天智能的理论提出,会让人感到一种与生俱来的积极态度。Trevarthen的论证,说明人类意识的核心中具备一种天生的要与别人的心灵和谐一致的潜能。虽然,这种潜能带着积极的,向善的态度,这与弗洛伊德的观点有着明显的区别。然而,就Trevarthen 提出的人类意识的核心与弗洛伊德说的潜意识也有着相似之处,即:这种潜能是直接地、非理性的、非语言的、非结构的、非理论的。

    也许,这仅仅是当代心理学家们与弗洛伊德所观察的角度不一样所致。然而,我们必须承认,人类的潜能(潜意识)是非常复杂的。

 

                                                                                  (未完待续)

 

      以上内容均为《婴儿及成人治疗研究的主体间性的形式》英文读书会节选内容,已将徐钧老师点评融入其中。

      欲了解当代最前沿的主体间性治疗实务训练课程,

请登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e2e7f40100q3m6.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