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内心理咨询培训“八大怪”

(2010-12-20 10:24:29)
标签:

高璇

心理剧

心理咨询

治疗技术

杂牌军

杂谈

分类: 杂谈

作者:岳晓东

1、 不练基本功,练高难度动作。 (催眠、心理剧、家庭治疗、海灵格家庭排列等课程)

2、 国外“杂牌军”,国内变正规军。 (海灵格、萨蒂尔、莫伦诺等)

3、 一星期的培训费用贵过一学期。(催眠课程、心理剧课程等)

4、 成功学理论变成心理学理论。(NLP理论不是心理学主流理论)

5、 心理咨询授课如演戏。(过分追求心理咨询的戏剧化效果)

6、 心理咨询授课练哭戏(讲者泪流满面,听者陪哭,这是心理咨询实践之大忌)

7、 咨询师变巫师(过分强调咨询师的表演效果,对学员不具模仿性)

8、 请老外讲基础课(有些外国学者讲的内容十分表面化,缺乏本土适宜性)

 

我的话:

   在了解萨提亚和心理剧之后,我并不认为这些是华而不实的东西,也不赞同将其划分在‘杂牌军’的队伍中。心理剧创始人莫雷诺先生是与弗洛伊德同一时代的,他开创了心理剧的先河。心理剧与精神分析一样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与演变,如今也形成了很多流派与分支。

   当然我很理解作者这样划分,在国内确实有个现象,是将原本蕴藏深厚理论的技术给修改成为太过表面浮夸形式化的内容,以至于很多没有了解基础知识的人群都将心理治疗曲解了。这个后果就是让很多从业者变得浮躁,不过不能否认的是这些培训机构的商业运作模式,让一个治疗技术转变为高端消费品。

   再说说那些用身体表达自己的治疗技术,很多方式看起来似乎并不适合东方内敛的文化,然而随着心理剧各种形式传入中国,我们发现很多内容只是在表达的形式上有了稍许变化,其本质基本没有变化。当人们的安全感提高,信任感增强的时候,用身体表达自己其实并非是件难事。我个人也是刚刚接触了艺术表达治疗的冰山一角,相信若高璇来谈这个话题,一定会有丰富的内容!(璇儿,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希望你能多写些这方面的东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