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理师阿诺
心理师阿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66
  • 关注人气:3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冷漠’的人群

(2010-10-07 22:42:22)
标签:

创伤后应激障碍

自杀

社会心理学

道德沦丧

杂谈

分类: 杂谈

    走出公司的大楼,眼前一片躁动不安的人群期间穿插着消防员显眼的橙黄色,每每见到这个颜色都能让人与生命联系在一起。本能的,我深吸了一口气,搜寻者空气中是否夹杂着呛人的烟味。幻想着就在刚刚,这些人抬头看着的那个窗口冒出过滚滚浓烟,幻想着那间房间因为用电不慎导致了火灾,突然我使劲回忆自家公司的电源是否都已切断?幻想着那间起火的房间里还有人,她奋力的拍打窗户,向楼下的人群求救,为了活下去,她可能要一跃而下……

    我抬起头仰望那个窗口,把眼睛再一次聚焦。我发现,幻想出一切与火有关的内容其实都不存在。而清晰的,我看到一个女生坐在危险地窗台上,光着脚,摆动着,看着楼下这黑乎乎的人群。“是小姑娘吗?被锁在家里了?”这是我接下来的第一个反应,但是情况并非这样。看着楼下消防队员、警察们的表情,我明白了。原来楼上那位坐在窗台上的姑娘并不是为了活下去而求助。恰恰相反,她是用自己的生命威胁着世界。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她用此方式应对世界,也许对她来说此举已成为‘破釜沉舟’的一战。消防员、警察也许是因为工作职责,他们的表情越来越严肃。正在开始部署营救方案了。但是周围的老百姓们似乎表情没有那么凝重,他们都不忍心把目光离开那个窗口,他们一直望着,望着,似乎期待着接下来可能要发生的事情早点到来。

    当消防员把这位姑娘解救下来以后,我听到周围人群发出一阵抱怨。“怎么没跳呀!真没意思!”“呵呵,这人挺会玩的!今天太阳没有昨天好,人家出来晒太阳了!”……

    诸如此类的声音,会让人听着有些寒冷。面对生命,怎么会有人表现的如此冷漠?其实类似的事情不是第一次听到,很多次媒体都会报道围观群众的冷漠态度,甚至还有起哄叫好的。人们指责这些人的道德沦丧,但是社会心理学认为这是一种责任分担后的结果,道德谴责一旦被均分,它对与每个人的约束也就力量不足了。人们抱着猎奇的心理观望着事态的发展,我自由联想一下,若是那个姑娘在人们面前真的跳下来,身体震的四分五裂,血浆横流的时候,没准儿这些围观的人群里会有几个人在惊呼‘啊~~~’以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好在这个姑娘被救了下来,否则生活在这幢楼里的生命们不知道要用多长的时间去清扫干净那个生命陨落的痕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