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文艺与现实主义
(2023-04-17 12:56:54)
标签:
文化教育时评情感历史 |
论社会主义文艺与现实主义
文艺创作离不开现实,而现实又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因此文艺作品在反映现实的同时,还要经过思考辨别才能创作出现实和未来的作品。当然还需要作者有社会主义立场和品德素养作为创作的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文艺作品仅仅反映现实生活是不够的,也是偏面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假象,既然是假象就不可能一眼看穿,而是要经过创作者独立思考,辨别真伪,结合社会制度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创作出现实需要又有现实意义的作品来,这一切需要创作者的人品素养和对生活的深入了解,对现实社会的反思、辨别、推理,从情感,社会制度及逻辑思维等总合中提炼出文艺作品,这样的文艺作品才能脍炙人口让人喜欢。周扬在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有这样一段话;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首先要求作家在现实的革命的发展中眞实地去表現現实。生活中总是有前进的、新生的东西和落后的、垂死的东西之間的矛盾和斗爭,作家应当深刻地去揭露生活中的矛盾,清楚地看出現实发展的主导倾向,因而坚决地去拥护新的东西,而反对旧的东西。因此当我們评论一篇作品的思想性的时候,主要就是看它是否揭露了社会阶级的矛盾--这种矛盾是无微不至地表现在生活的各方面的--以及揭露是否深刻。任何企图掩盖、粉飾和冲淡生活中的矛盾的傾向,都是违背現实的眞实,减低文学的思想战斗力,削弱文学的积极作用的。”
(周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国文学前进的道路”,“新华月报”一九五三年第二号,第二一一頁)
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把文艺当成了娱乐和赚钱的工具,失去了文艺的真正意义。尤其在和平年代,这种娱乐性质的文艺作品随处可见,他们把文艺变成了发财的工具,其实这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真实体现。
文艺的作用是宣传引导并服务。但有一个主要前提是它为谁宣传引导服务?这就是文艺的立场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有大批资本主义的利己思想在传播,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而这一切文艺作品是有推波助澜的责任的。一些文艺家把自私、占欲、娱乐、花花世界及社会的阴暗面当作创作的题材,缺少人性中真善美阳光的东西,误导了年轻人。
因此,文艺家在创作的过程中,首先要有社会主义的政治立场。其次考虑作品的艺术性,审美性,典型性,人物的个性与共性及思想内涵。再次考虑作品的经济价值。
但在现实社会里,这一切已经颠倒了。一些文艺创作者首先考虑的就是作品的经济价值,至于文艺创作如何影响社会,影响年轻人已经忽略不计。政治立场更是无从谈起。因此不少文艺作品已经变了味,变得无思想、无情感、无美感、无立场,剩下的只有金钱和利益。而在一些人看来,金钱财富才是真正的现在主义。
一个一切为钱服务的社会是不正常奇形的,因为它失去了立场方向和信仰,失去了亲情友情和爱情。人性的扭曲,社会将成为一盘散沙。这是社会主义社会不能容忍的社会现象。也是人民大众不能接受的现实。
因此,社会主义的文艺作品要有辨别地结合现实主义思想,创作出服务于社会主义制度和服务于劳动人民的优秀作品,才能为社会主义发展添砖加瓦。
奇峰
2023.4.1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