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艺术创作和艺术感受

(2023-04-03 15:29:33)
标签:

教育

文化

情感

时评

历史

谈艺术创作和艺术感受

艺术创作者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创作方式,他们经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主观思想的加工,创作出带着他们思想的作品。比如绘画音乐;当艺术家在创作美术作品时,他们不仅仅是客观地反映事物千姿百态的形态,而是要经过艺术家的构思美化才能创作出符合审美的优秀的艺术作品。但不是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优秀的,人人喜欢都有价值的。

事实上,艺术作品的欣赏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物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譬如;一个不懂音乐的人,你让他感受音乐的美妙旋律是不可能的,他甚至会觉得这种音乐就是一种杂音,会让他心烦意乱。一个生活在大山里为生存而忙碌的人,你让他在大山里欣赏苍松翠柏,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也是不现实的,因为他忙于生存,也不懂得欣赏,他更多看到的是树木的价值或野生动植物的价值,对自然风景会毫无兴趣。而艺术家就是要把那些枯燥乏味的,习以为常的山山水水创作出带着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艺术作品。因为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生活的热爱,对事物的观察和敏感都要超越常人。只有经过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主观思想的构思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这种主观思想不是个性化的反映,而是要吻合大众的人性才能被大众接受。艺术创作不是独我,而是众我。只有创作出人们喜闻乐见能接受的美的,加上自己特点的艺术思维和构思而形成的作品,才能让人接纳并喜欢,才能反映出作品的艺术价值和作者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造诣。

其实艺术是有层次的。不同的人对艺术的欣赏感受是不同的,艺术的层次除艺术本身的结构、技巧、颜色等等外,更重要的是欣赏艺术作品的人。人对了,艺术作品才能反映出它的真正价值和作用。人不对,再好的艺术作品也是一文不值。也就是说,欣赏艺术作品因人而异,反过来,艺术家的作品也因艺术家的层次不同而被不同层次的人接受。说白了,艺术家也是分层次的。

当今社会,艺术作品新奇不断,所谓的个性化,实际上很多人在丑化艺术,以丑为美,把那些丑陋的艺术品推上了大雅之堂,这是时代的突变,还是人性的突变?确切地说,我们的时代已经把美丑颠倒了。而这种所谓的新、奇、异的创作背后,往往是资本利益在作怪。因为,一些所谓的艺术家,不是为艺术而创作,而是为利益而创作。出发点不同,自然方式目的也不同。一些人只要有利可图,就不管作品的丑与美。因此,艺术被沦陷了,成了资本利益的工具。

当然,本文谈的是艺术创作和感受。但艺术是有一定的审美标准的,不能为了利益就可以随意创作那些美丑颠倒的作品。艺术的作用是要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也就是要把艺术的美和思想传递给人民。艺术家应该要用审美的眼光和艺术思维去创作艺术作品,这样的作品才有精气神,有精气神的作品才是美好的,才是真正的艺术,艺术家应该是有原则的,一个没有艺术标准和原则的艺术家是不符合艺术创作者身份的。

奇峰

2023.4.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