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新中国历史(十)

(2023-01-13 09:54:58)
标签:

文化

历史

教育

军事

时评

论新中国历史(十)

谈上层建筑和基础

上层建筑是阶级社会的总合体,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宗教、哲学、艺术、科学等等。基础一般指经济基础,物质基础。

上层建筑与基础其实是一种不断转换的关系,这种微妙的转换关系,通常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当人们突然明白时,新的社会基础已经基本形成,而旧的上层建筑面临消亡。这不是一夜之间能改变得,而是经过漫长的酝酿才能改变,这种过程犹如冷水煮青蛙,当青蛙发现时已经无力回天,只有等待死亡。

因此,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反过来上层建筑在各方面巩固基础的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生活的不断变化需要,基础也在不断地改变。如果这种改变上层建筑没有察觉,或者熟视无睹。那么,新的社会基础就会慢慢形成,直到动摇上层建筑。斯大林在“论马克思主义在语言学中的问题” 中有这样一断话:

“基础是社会发展在每一阶段上的社会经济制度。上层建筑是社会对于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点,以及适合于这些观点的政治法律等制度。

每一个基础都有适合于它的上层建筑。封建制度的基础有它自己的上层建筑,自己的政治、法律等等的观点,以及适合于这些观点的制度;资本主义的基础有它自己的上层建筑;社会主义的基础也有它自己的上层建筑。当基础发生变化和被消灭时,那末它的上层建筑也就会随着变化,随着被消灭。当产生新的基础时,那末也就会随着产生适合于新基础的新的上层建筑。”

(斯大林:“论马克思主义在语言学中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 第一——七页,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三年第二版)

自然,社会主义国家有社会主义国家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那么,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是否也能被基础动摇呢?答案是肯定的,关键是如何避免发生。

事实上,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制度被替代的已经不少,最典型的就是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分裂。而苏联且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创造者,它的分裂问题出在那里?问题出在动摇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经济脱离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时,经济基础就会被动摇,而这种动摇,当时一般的民众是看不出来的。因为这种转变是无形的,不知不觉的。说白了就是资本主义渗透造成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分裂。

因此,当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出现麻木不仁的时候,分不清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时,基础就开始动摇。因为,它指定的各种政策方针、法律、法规、社会制度都会出现模棱两可,左右摇摆的现象。它已经不再保护本阶级的基础,或者说它已经跟不上经济基础的发展。这时的上层建筑开始固化,失去了新鲜血液。

任何阶级的上层建筑必须要引导经济基础的发展,不能跟随经济的自由发展。一旦经济自由发展了,上层建筑就会失去作用,社会制度就会动摇,新的上层建筑就会出现。

因此,当新的基础出现,新的上层建筑形成,上层建筑必须牢牢地掌握经济基础,必须让经济服务于本上层建筑,否则,又会走上循环的道路,又会出现新的基础和上层建筑。

               奇峰

                            2023.1.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