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乐观
(2011-07-14 15:20:40)
标签:
杂谈 |
听说郑州市计划7月底出台《郑州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作为郑州市民甚为高兴,期盼着尽快看到具体办法的实施,让郑州的百姓们能彻底免除地沟油、泔水肉的困扰。然而,前些日子,来自大河报的一则“集中处置餐厨垃圾,收费几成定局”的报道却让人心中产生几分忐忑。
餐厨垃圾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产业链,是因为该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从餐厨垃圾中获取了利益。正如报道所言,“餐厨垃圾处理中的利益纠葛一直是各地餐厨垃圾集中处理实施情况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受利益驱使,商户们更倾向于将餐厨垃圾送给或卖给养猪户。” 这也是,为什么郑州现有的餐厨垃圾处理场一直处于停工状态的重要原因。
不要过多地去责备商家见利忘义,也不要期望商家会轻易放弃原本到手的利益。追逐利润最大化是商人的天性,在巨大的利润或生存困境面前会做出违反道德甚至法律的事情是由其“天性”所致的顽症。何况商家也有商家的道理,他们有理由质疑:政府要发展生物柴油产业,“餐厨垃圾就成为企业生产的原料,既然是收集生产原料,怎么还能向我们收费呢?” 明知未来某些企业可通过处理餐厨垃圾获得利润,他们有理由提出:“餐厨垃圾的收集、运输费用可向这些企业来收取,而不是向商户收取。”这就像是向泔水收集者收取费用一样,是一个并不复杂的利益转移问题。处理好这条产业链上的利益转移,考验着政府有关部门的能力和智慧。
有关方面在解释即将出台的办法时,总要推出一堆其他城市的收费例子,来验证自己收费的合理性。却很少理会那些成功的、不收费就把事情办得很好的经验。例如,此前被多家媒体推介的日本处理“餐厨垃圾”的办法。就是在“立法和严格执法”的同时,辅以适当的经济手段。安排专门公司上门回收饭店的泔水,由政府出钱变“免费收集”为“有偿收集”。政府的这笔支出完全可以由从得到免费原材料中获益的油脂生产厂家买单。退一步讲,作为公益事业,就是由政府财政出资也并不为过。而饭店有了这样的挣钱机会,当然会放弃那些非法的地下交易。经验表明,管理市场单靠立法和严格执法是不够的,别说是收费,就是上门“免费收集”餐厨垃圾,也很难获得饭店的支持。
人们很难理解,我们的行政部们为什么就不能改变一下笨拙的收费思维,特别是对于一些关系公众健康的公益事业,为什么就不能从只有收费才能办事的窠臼中跳出来呢?!这恐怕已不是这些部门的智商和行政能力问题了。事实上,不是在有些时候,也不是在个别事情上,收费已经完全背离了当初开设的初衷,而成了一些部门敛财的手段。为限制公路超载的限超站,收了费就为超载车保驾护航。一些单位敢于肆无忌惮的大量排污,就是因为向有关方面交了排污费。因为常有市民遭狗骚扰而无人监管,特别设置的“养犬办”,被百姓讥讽为“收狗费,不管狗事儿”。此前,郑州市在全省率先开征“扬尘排污费”,然而当群众举报粉尘污染时,相关部门以“谁收费就该谁管”为由互相推诿,结果是谁都不管。事实证明,一些部门从收费中尝到了甜头,他们不是把收费作为加强管理的手段,而是把放任违规当成收取更多费用的敛财渠道。以此类推,难免让人担心,又一项强令收费“办法”的出台,会不会又一次适得其反。最终的结果,要么是让泔水直接进入下水道,反正是已经交过排污费。我没收益,以餐厨垃圾作原料的生物油生产企业也别想捡到便宜。要么是增加了饭菜的成本,最终还得让消费者承受。或者是提高了泔水的卖价,进而推动了持续高涨的猪肉价格。
不客气讲,这项即将出台的收费已成定局的所谓“办法”,施行后会有什么样的结局,是否就一定能切断那条泔水加工的利益链,使现有的利益所得者彻底出局,实在是让人难以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