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移动的沙丘

(2011-07-11 08:45:21)
标签:

旅游

这是一个贫穷的沙漠国家,从我们施工的工地到首都有 600多公里的路程,一条蜿蜒起伏的公路,除了穿过几个小镇子外,大部分都是潜行在渺无人烟的沙漠之中。

提起沙漠,给人普遍的印象是炽热和荒漠。其实沙漠也有其壮阔、神奇的景观。烈日下座座沙丘会呈现出白色、黄色、褐色还有暗红色,不同的颜色交相生辉,像调色板、像万花筒,变换无穷;夕阳下,偶尔会看到远处出现的驼队,在落日的余晖中恰似的一道皮影沿着沙丘的曲线缓缓移动;行走在沙漠中的当地人,那身白色的阿拉伯长袍,在大漠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遥望随风飘逸的阿拉伯长袍,丝毫看不出沙漠行者的艰难,倒是有几分飘飘欲仙的神韵。阳光、沙丘,骆队、阿拉伯袍,构成了一副绝妙的图画。遇上一阵风起,大漠就动了起来,更像是一望无际的沙海,波澜起伏、连绵不断,颇为壮观。

在来这里之前,我就听说沙丘会移动,来到这里才知道,这种事情在沙漠里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是什么力量能让一座十几米高的沙丘一夜之间从公路的一边移到了另一边?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简直就无法想象。

有几次行车途中,我停下车来细细观察过沙丘,终于搞清楚了沙丘移动的机理。在季风的吹拂下,沙丘迎风面的沙子被风推着从底部慢慢上移,越过沙丘顶部后又在重力的作用下徐徐下滑到背风面的底部。虽然每次移动的只是薄薄的一层,但是,在昼夜不停的季风锲而不舍地推动下,只需一两个昼夜,一座沙丘就能移动十几米,甚至几十米。到首都去的时候,那座沙丘明明是在公路以东,回来时却跑到了路的西面。

时候沙丘正好移动到了公路上,会把原本就不宽的公路埋得严严实实。特别是在季风强劲的日子里,经常会有几座沙丘同时上了公路。此时,视线以内根本看不见公路的另一端,眼前的沙漠连成了茫茫一片。丰田车商有一句闻名于世的广告词:“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但那说的是山,而且前提是需要有路。在无路的沙漠中,丰田车也显得无能为力,因为从沙丘上翻过去是不可能的。初到毛塔,我从首都出发去工地。一座沙丘把公路掩盖的只剩下不到一个轮胎宽的窄窄一线。公司专职司机不知沙丘的脾气,驾驶着丰田越野吉普车,企图沿沙丘底部开过去。结果是一边的轮子陷在沙子里移动艰难,另一边轮子快速转动,车子竟然驶向沙丘顶部。没等你醒过神儿来,连人带车就从沙丘上滚了下来。所幸是在沙堆里打了两个滚儿,人倒没有伤着,仅只是瘪了车顶、碎了风挡和车门的几块玻璃。

当地公路部门不断有铲车在公路上来回巡弋,发现沙丘掩埋了路面,就动用设备予以清理。但如果遇到多个大沙丘,这种清理工作会十分缓慢,有时候要用上一两天的时间才能疏通出半边车道。那些没准备在路上过夜,或是急于赶路的人,只有离开公路,另辟蹊径,绕过沙丘去寻找被沙丘断掉的公路的另一端。然而,这样做是有很大风险的。多数人在茫茫沙漠中都会失去方向感,离开公路,很容易迷失方向。如果不小心进入到了没有人烟的沙漠腹地,你就可能找不到了生存的出路。我们就常听说有不少的沙漠探险者消失在沙漠之中,当地朋友也不止一次的地给我们讲述过一对到毛塔沙漠游览的美国夫妇失踪在沙漠里的真实故事,当很久以后人们发现他们时,这对夫妇已经成了一对“木乃伊”。

尽管如此,每年还总是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源源不断地深入到沙漠腹地,去游览、去探险,去体验大漠那变幻不定的神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