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朋友”的电话

(2011-05-03 15:29:59)
标签:

杂谈

公交车上,口袋里的手机突然响起铃声。我取出手机,翻盖一看不是我熟悉并存储的电话。退休以后,少了很多业务联系和应酬。除了话机中存储有号码的熟人电话外,对生人电话我基本上不接。因为太多的广告和商品推销电话,让人烦不胜烦。但是,近些日子忙于居室装修,和几家不熟悉的建材、家居商又有了一些新的联系,不接怕错过了商机,误了事情。

接通电话,我问:“那位?”电话里传来的是带有南方口音的普通话:“老朋友啊”。我不记得有这种口音的朋友,又追问一句,“请告诉我你是哪位”。对方依然是神态自若的亲热口气,“哈哈,连老朋友都听不出来啦。”“别打哈哈,你到底是谁?”我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对方还是不报大名,仍然是一副老熟人的口气,“好好想想,不能不认识老朋友吧。”“对不起,不报大名,我就关机了,没时间和你闲扯淡。”手机听筒里传来的还是那种南方普通话,还是不厌其烦的扯淡,我干脆就关了手机。

按我的经验,真是熟人,就会再次打来。如果真有要事找你,不仅会很快再来电话,而且不会再打哈哈。但是对方一直没有再联系,看来又是手机骗子再玩钓鱼的把戏。这种情况下,如果碍于面子,怕对方真是老朋友责怪自己清高大样、疏远朋友。轻易地报上大名,或是根据猜测说出一个可能的朋友的名字。相信接下来,电话那头就会顺杆而上,以你认定的朋友和你套近乎。待你麻痹上钩后再拿出一些继续钓鱼的伎俩,做出更大的圈套让你往里钻。最后或是骗你破些钱财,或是套出你的一些私密,施展其更大的骗局。

现在这样的骗局很多,也不断有人上当,看透了就不难防范。对付此类电话,我的原则是:你有千条计,我有老主意。不见真佛不烧香,“不见鬼子不拉弦”。即便是得罪朋友,以后见面还可以解释,甚至道歉,但绝不轻易上当。

不管遇上什么骗子和骗局,把握住两条就能使自己避免上当受骗:一不要财迷心窍,贪图小便宜。二不要太顾及面子,拉不下脸面。如此这般,任凭骗子变换手法,但多半是些雕虫小技,很难从你身上得手。

小事一段,记录在此,提醒各位网友注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