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心烦的炮竹
(2011-02-10 08:55:18)
标签:
杂谈 |
对于此类事情,又赶上大年下,我总是想息事宁人,没有酿成大事就不必去说三道四惹得上下不痛快。心想等节后自己把纱窗换换了事,反正也花不了几个钱,而且几乎每年都要更新,范不着为些小事伤了邻居间的和气。老伴却不然,她指着窗外、防盗网里铺的棚板上已经堆积的厚厚的一层鞭炮纸屑对我说:“如果不上去说一声,保不定楼上的还会接着燃放,要是把纸屑点着了怎么办。”听了她的话,我无言再劝,加上第二天一早就有报道说,“沈阳五星级酒店皇朝万鑫酒店因燃放烟花引发大火。”看来防火于未然,真的不能大意,就任她上楼去讨个说法。好歹是在年节中,又是上下邻居,这边把话说开,那边和气应下,并未因此而伤了节日的和谐气氛。
“爆竹声声辞旧岁”,这是一句古语。在国人心目中,好像只有鞭炮才能营造出人们辞旧迎新的氛围。于是,千百年下来,移风易俗改了许多的旧俗陋习,鞭炮却顽强的延续到了今日。作为四大发明之一,中国人引以自豪的火药,给洋人的火炮里填充了弹药,洋人以此反过来打开了古老中华的国门,而火药的发明者几千年来却只是津津乐道于逢年过节放放纸炮,吓吓那些看不见、摸不着、全是自己编排出来的野鬼、游神,实在是让人自豪不起来。
传说中“年”是一个祸害百姓的恶鬼,爆竹是用来吓退这个鬼的。而现今,年的意义早已不是当初,人们盼之、迎之犹嫌不及,哪里还有驱赶的心思。现在的鞭炮已经失去了当初的本意,成了让国人悲喜交集、喜恶参半的传习,也成了各地政府一道欲禁难止,禁了又放、取舍不定的难题。
早年间,年夜里没有更多的娱乐,烟花鞭炮的确为寂静的年夜增添了火热的气氛。现在,从三十到十五,电视上天天好戏连台,让人目不暇接。正看到引人入胜之处,却被一阵鞭炮声打断,实在是惹人心烦。
过去住的都是平房老院。过节了,邻居们不约而聚,在院子里轮番燃起烟花鞭炮相互助兴,增添了邻里间相处的和谐,展示着各家各户日子的红火。而现今的人家,大都住上了楼房。倘若在楼房上点燃鞭炮,轻者噪音扰民,重者引发火灾,对自己可能图个一时痛快,对他人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因为燃放烟花,央视新大楼北配楼那场燃烧了近6个小时的大火,烧的央视只剩下了裤衩,至今让人想起来都让人心有余悸。兔年年夜里又传来东北第一高楼、沈阳五星级酒店皇朝万鑫酒店发生大火的恶讯,火灾的原因又是因为燃放烟花。这场大火,让人听到鞭炮声就陡然心惊,全没了欢乐喜庆的心境。况且,现在的爆竹威力越造越大,稍不经意就会成为炸弹而酿成严重后果。有报道说,“除夕零时至大年初一14时,北京市因燃放烟花爆竹致伤223人,死亡2人”。“兔年32小时全国发生火灾近6000起,燃放烟花爆竹是主因”。笔者不知道,一个春节里伴随着爆竹声声,还会有多少场火灾发生,更有多少人因烟花爆竹而伤了身体,甚至丢了性命。
而且,大量的燃放烟花爆竹,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也有悖于现代社会倡导的低碳生活。在笔者看来,实在难以从点燃鞭炮中找出多少好处。如果说在重大活动中点燃烟花能够烘托气氛,又处于严格管理之下,尚可当做保留项目。而对于散落在民间的鞭炮乱放这样一个弊远大于利的陋习,的确没有放开的必要。看看沈阳大楼失火后网上难以计数的跟帖,就知道有多少人厌烦燃放烟花爆竹,甚而反对。如果对其“放”、“禁”来次全民表决,笔者肯定要投上一张“禁”票。因为,“放烟花爆竹是一件喜庆事,现在逐步演变成一部分人喜庆,一部分人惊恐的复杂局面,社会和谐局面受到严重威胁(网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