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腊八粥,八宝粥、红米饭
(2011-01-11 09:41:43)
标签:
杂谈 |
关于腊八节起因的说法有多种。有外来说,有皇上说,也有纯粹的民间草根说。
小时候看过一本小画书,讲到就是民间的草根传说,书中说从前有一家人,老两口和小两口在一起过日子。小两口被老两口宠得什么活也不干,整天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后来,老两口去世了。小两口因为不会干活,坐吃山空,靠变卖家当过日子。几年过去,家里的粮食吃光了,房子也卖了,只剩下了半间烂草棚。又一年冬天来了,小两口整天躲在草棚里发抖。挨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他们实在饿得受不住了,就在草棚里四处寻找,最后从角落里扫出一点杂粮来,熬了一点稀粥来充饥。过了腊月初八,时令已进入三九寒天,一碗腊八粥当然是抵挡不住寒冬的折磨,小两口连冻带饿的没能挺过这个冬天。
人们知道了这件事,就在每年的腊月初八这一天,用各种杂粮合在一起熬一锅粥,有点像是忆苦饭,大人们边吃边说这个故事,让孩子们记住这个教训。久而久之,民间就有了在这一天吃腊八粥的习俗。
外来说,是说佛祖释迦牟尼成佛前进山修行.十二月初八这天因饥饿劳累栽倒路旁,被一牧羊女发现,用大米粥救活,使他大彻大悟.得道成佛。十二月初八成了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还有一个传说,把腊八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扯到了一起。说朱元璋小时给财主放牛,因牛腿摔断被财主关在一间屋子里,3天没给饭吃,他饥饿中到处搜寻.发现了一个老鼠洞,从中掏出豆、谷等各种粮食,煮成粥食用,觉得非常香甜。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想起小时候吃那顿粥,就命太监用各种粮食煮了一锅欢宴群臣,后朝中文武百官争相效仿并传入民间,遂成了一种节日习俗。不过,这个传说好像和腊月初八没有啥联系。
也许是先入为主的缘故,在众多传说中我更愿意接受那个草根说法,但也仅只是传说而已。
其实,“腊”是从“猎”字演变而来,故“腊”“猎”相通。进入农历的12月,已是一岁之终,农作物已收晒完毕,进入农闲。那时的人们便到野外猎取禽兽,用猎物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南北朝时,又把这个早已流传民间的祭祖敬神、祈福求寿、避灾迎祥的日子正式定为“腊八节”,称之为“腊祭”。祭祀吃饭也有祭祀的规矩,集一年收获的各种农作物熬上一锅稀饭,取其五谷丰登之意,以后传承下来成为民俗,也就成了后来的腊八粥,未必和佛教扯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