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运六停一
(2010-12-22 09:02:31)
标签:
杂谈 |
运六停一是出租车行业的行话,指的是每周七天中,每辆出租车运行六天,停运一天。作为普通百姓,对出此政策的最初目的不知详情,可能有限制每日街头出租车数量的原因,也有让出租车停运一天对车辆加以休整的意图。近日,听说郑州要取消运六停一的规定。据说,取消的原因是要解决搭乘出租车难的问题。不用复杂的推算,取消运六停一,能立马增加15%的上路出租车,使乘出租车难的问题得以部分缓解。
然而,这一信息刚一透露,就在出租司机和市民中引起热议,成了近期每天的郑州711快递的热门话题。反对者、拥护者形成了势均力敌的双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笔者也想凑个热闹侃一些拙见。
首先,亮明观点,我不赞成取消运六停一的现行规定。出租车属服务于公众的特殊行业,服务的对象是人,因此,除了要考虑乘车的便利外,更要把乘车的安全放在首位。众所周知,每辆出租车几乎都是至少两个司机一部车,一年四季,人换车不歇,终日处在不停的运转当中。即便是每周营运六天,折算下来恐怕也会超过普通车辆数月的运行里程。车辆始终处在疲劳运转当中,如果不能主动地停运一天,对车辆实施整修,就只有等到出了毛病才能被迫检修。势必造成车辆终日带病上路,乘客的安全就完全没有了保证。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像出租车这样,实行的特殊营运方式的公共交通工具,很有必要强制实行定期停车检修。目前的运六停一就是一项十分有效的办法,万不可轻易废止。
如果说出租车数量不足,完全可以增加车辆。这样不仅增加了行车密度,有可能部分缓解乘车难,又可以增加就业,每千辆出租车至少能增加2000个工作岗位,这在当前也应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指标。乘车难及出车拒载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无疑还是缺乏足够的竞争,使得一些不良司机,有了拒载的资本。试想,如果车辆足够多,有了相当的行车密度,变乘客求司机为司机抢客户,司机拒载不是脑子灌水,就是吃饱了撑的。
当然,也要考虑司机的利益,不可能无限制的增加车辆。据调查,某些路段经常拥堵,车行艰难,影响了司机的收入,也确实是不少司机拒载的合理原因。然而,这显然不是靠简单的取消运六停一,或是另外增加车辆就能解决的问题。在道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还要靠政府管理部门采取必要、甚至是强制性的措施来保证包括出租车在内的公共交通的优先权。
笔者一次到日本出差,工作之余,受人之托,抽出半天时间想到一处闹市商场选购一个随身听。因为住处离商场较远,合作方老板亲自开车送我们。未到商场老板就找地方停了车,然后带我们步行走了相当长的一段距离。本来客随主便,我们也很随意。老板还是主动作了解释。据他说,商场在闹市区域,除了出租车和公交以外,限制其他车辆进入。即便获准进入,难以找到停车的地方,停车费用还十分昂贵。
前不久笔者到上海看世博会,分别二十多年的一位大学同学,闻讯携夫人一同前来看望我们。他们夫妇都是上海交大的教授,我那同学还当了分院领导,应该属于有车一族。但是,我发现他们两口没有开车,是步行来的。一问才知道他们把车停在了一个地铁入口处,然后转乘地铁来到我们下榻的酒店。据他们介绍,上海不少路段都对行车有一些限制性规定,自驾车还没有乘地铁来得方便、快捷。
在新加坡,一些路段规定车上除了司机必须另有乘客,如果是一个人单独开车进入就会被处很重的罚款。
凡此种种,都是强制性为公共交通让路的实例,充分体现了公共交通优先的原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些成功的做法很值得我们一些城市管理部门借鉴。只要真正的解决了包括出租车在内的公交优先权,在一些热闹地段、经常拥堵的路段,完全或是分时段限制其他车辆通行,更不允许随意停车,出租车就不会被都堵得走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