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身心清净方为道

(2009-10-14 11:22:21)
标签:

杂谈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是水中天,

身心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首插秧诗,据说是出自老子笔下。

老子就是诞生于西周末年的李耳(约前580年—前500年之后),字伯阳,又称老聃,后人称其为“老子”。楚国苦县乡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传世之作是《道德经》,它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时期没有照相术,因此也今人不可能知道他的摸样。在范增笔下老子出场胯下總是骑着一头青牛,我猜就是水牛。由此推测老子儿时可能放过牛,当官前可能在家也用水牛犁过田,插过秧,不然是写不出这首插秧诗的。

当然,圣人毕竟是圣人。古往今来,数千年过去,在大田里插过秧的人不计其数。唯独老子能写出这样直白而又寓意深刻的诗句,可见圣人的功底,不是凡人能所企及。笔者昨天发的那篇文章,实际上是看到这首诗后引起的对往事的回忆,笔者是很凡的凡人,当然不可能有更深的寓意,仅仅是随意聊聊而已。真要想从插秧中悟到什么,还要从老子的这首“插秧诗”中去细细品味。

这首诗第一句是写实,从第二句起便是一句一深意,处处蕴含着处世的哲理。道教是主张无为的,因此,诗中用了“低头”、“身心清静”、“退步”等字句。但心胸里确是装着“天”,装着“道”,时刻想着“向前”。表现出无为之目的在于进取,这才是“无为”之“道”的真谛所在。这里“天”就是理想,就是愿景;“道”就是实现理想、愿景的法则和规律,就是切实的办法和渠道,有了这样的“天”和“道”,即使在看似后退时也一心想着“向前、向前”,还有什么目标不可进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