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灵山参胜会清凉古寺度重阳

沐浴禅风浩荡,重寻古寺茶香。还阳泉水亦良方,白发消除盼望。
轩内群贤毕至,祖庭四海流芳。一壶绿意共重阳,心语诗情奔放。
--记清凉寺重阳节敬老爱老茶话会
孔伯祥(徐州)
九九重阳,秋高气爽。佛光璀璨,丹桂飘香。
梵音缭绕,殊缘尽赏。僧居茶友,感恩方丈。
群贤毕至,古道热肠。品茗畅谈,流韵远方。
重阳聚会,生活理想。细尝水味,慢品茶香。
法眼祖庭,禅风浩荡。青原一脉,所创南唐。
文益禅师,三坐道场。金陵祖庭,声名远扬。
金陵名刹,虎踞清凉。日月凝融,雅风徜徉。
地方贤达,拾阶而上。石头城畔,如来佛藏。
理海住持,年富力强。数年研读,佛门学堂。
文雅谦和,慈悲为尚。广结善缘,云集千祥。
慈颜善目,慧海开航。修持寺务,信众敬仰。
复建梵刹,历经沧桑。弘法布道,继振重光。
殿阁相映,心香供养。情怀奉献,亲近道场。
净土莲池,菩萨金刚。勤扫心地,福慧悠长。
凝心聚力,佛法弘扬。识尘离垢,知礼忍让。
居士勤修,弥陀图强。普度众生,功德无量。
禅茶一味,心语千行。知行顿悟,莫负时光。
常行精进,僧俗所向。法师开示,寿乐吉祥。
因缘殊胜,祖庭宽敞。登高回望,圣境辉煌。
.
清凉寺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清凉山麓,始建于南朝,李昪到清凉山避暑,改名为“石头清凉大道场”,高僧文益禅师居住在寺内,创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的法眼宗。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年)命名为兴教寺。明初称清凉寺,沿用至今。寺原有规模较大,寺内建筑屡毁屡复,佛殿为清末所建。成语“解铃还须系铃人”就出自于清凉寺。清凉寺是南唐金陵首刹、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法眼宗祖庭,也是禅宗五家七派之中,祖庭尚未恢复的道场。2014年4月,清凉寺已着手恢复,现有: 山门、天王殿、妙法堂、大雄宝殿、南唐还阳井、法眼宗纪念馆等,清凉寺住持现为: 理海大和尚。
理海,甘肃武威人。1987年于甘肃省武威市海藏寺依上谛下禅老和尚剃度出家,翌年被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录取就读。1990年毕业后又考入中国佛学院继续学习,同年秋赴江苏常州天宁寺圆具三坛大戒。1994年中国佛学院毕业后受聘至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任教至今,主讲《二课合解》《佛典选读》与《楞严经》,著有《佛教课诵要义辑》。现任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副院长兼教务长、江苏省佛教协会秘书长、南京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南京市政协委员、江苏省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2009年主持恢复法眼宗祖庭南京清凉寺,现为清凉寺住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