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消费者与途观  谁饥谁饿?

(2010-05-16 20:32:29)
标签:

汽车

通过大量走访调查,途观的经销商对其销量表现也显得信心不足,虽然大众始终向销售顾问灌输“途观绝对好过同级别竞争车型”的观念,但途观月销3千的事实还是让销售顾问面对消费者对这款车的质疑时貌似淡定却无言以对。目前销售业绩暗淡的途观现在仍然加价3万元销售,不禁让人开始担忧途观的下一步生存问题。

2010年销量目标9万辆,到上市前公布订单已有7万辆,这两组数字都说明大众对途观的绝对信心,但从途观目前的销售业绩来看,这两组数据明显存在虚夸业绩、欺骗消费者的痕迹,没有任何理论依据。从实际数据来看,途观3月份销量仅2626辆,4月份也只有3692辆,与高居第一名的东风本田CRV相差近9000辆,看来高调出位的途观并未能一笑到底。虽然4月份销量略有增长,但这与途观公布的订单数也有偏差,预计今年车市接下来会比较平稳,销量很难有进一步突破。尤其是途观目前仍加价3万元才能提到车,接下来的销量更让人担忧,能接近4000辆以上的月销量就算不错了。途观盲目借鉴且滥用饥饿营销模式,造就了目前途观有价无市的尴尬局面。做个简单的估计,今年途观的销量会比大众的销量目标低至少35%

消费者与途观 <wbr> <wbr>谁饥谁饿?

首先大众强大的品牌效应让途观谦虚不足,自信有余,是其月销三千的罪魁祸首。在大众品牌的庇护下,其旗下推出的车型往往过于自信。比如说最新推出的高尔夫6就提车加价,最后饱尝有价无市的苦果。如今途观又如法炮制,视饥饿营销为灵丹妙药。在定价高出竞争对手3-5万的前提下依然我行我素,提车加价。大众就凭一个牌子,自认为就是销量的法宝,然而,品牌效应并不是衡量车辆性价比的唯一因素。如今的消费者一贯提倡理性消费,途观这种“大树底下好乘凉,巨人肩上看风景”的投机行为是很难被消费者接受的,月销三千的事实便是市场反应的最好说明。

产品含金量不足是途观的硬伤,更是其月销三千的元凶。据调查无论是油耗还是日常保养,途观的花费都要高于其他竞品,尤其是油耗方面,根据权威数据显示,途观2.0的市区工况理论油耗竟高达13.3L。不低碳便罢,还成了烧油机器,既要多掏钱还要多费钱,难怪消费者不买途观的帐。

作为进口TIGUAN 的缩水版车型,国产途观无论是在内饰做工、选材用料还是车辆配置上,都与原型车毫无可比性。途观的内饰依旧遵从大众的“原始”风格,没有亮点可言。设计相对不够人性化,后排空间狭小,长途旅行中会让人产生明显疲惫感;后备箱空间有限,实用性差;底盘彻底变更,并非进口原装底盘;好多原配件也变成捷达车的配件,OFF ROAD 越野功能彻底被阉割,隔音材料棉变成纸,4轮泥档也变成纸张,轮胎变成韩泰的。以这样的简单配置糊弄消费者,还要定上19.98-30.98万元高价,再加上提车加价的双重折磨,看来还是消费者对途观莫大的仁慈才成就了其月销三千的成绩。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事实面前,盲目自大的途观依然穿着皇帝的新装哗众取宠,大肆推行饥饿营销策略。在市场的检验下,途观的高价位也罢,提车加价也罢,产品硬伤也罢,9万年销量目标也罢,统统变得不堪一击,月销三千便是消费者对途观骄傲自大的重拳回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