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平安内含价值:讲讲保险业经济价值蓄水池概念
(2021-06-13 15:36:50)
标签:
保险系列 |
分类: 平安/人寿/太保/新华/太平保险 |
【交作业贴】你的点赞是我写贴的动力。
今天讲讲保险业经济价值蓄水池概念。
我的感觉,很多人对于保险业五月份的销售的分析情况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一顿分析猛如虎,但却看不到目前保险业的估值已经是末日估值”,是的,不仅仅没有未来【所有未来新业务为零,保险市场终于2021年】,还要把现有业务以6-7折的价格打包给资本市场。香港那里更好玩,新华H都可以到0.3倍内含价值和3倍动态PE。
我之前已经给大家很多保险的量化理解了,短期几个月甚至是几个季度的数据改变不了“价值经济总量”的向上趋势。短期内增量业务放缓甚至出现一些负增长,不会影响目前保险企业的总经济价值量增长。假设2021-2030年新业务保费和价值的增速为零,保险行业内含价值和利润增速依然能保持在至少12%-15%的年化增长率,这个数据远强于95%以上的行业。
很多人不太相信我给出的精算运算,我给几个量化点思考一下。
一,内含价值内的现有业务资本回报率需求假设过于保守,目前国内保险公司的精算假设为11%,这个假设基本上给了保险公司长期价值很好的安全垫。内含价值增长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是调整后净资产价值的增长,这个部分在5%左右。第二是现有业务价值的增长,年化在11%左右。第一和第二组成部分就是内含价值,两项合并增长在9%左右。第三是每年新生的业务价值,这个取决于每年的销售情况,市场会有波动,一些好年份高点,年份差点的时候低点,但总体维持在和经济总量增长正相关的趋势上。前几年行业大发展时期新业务价值能够拉动内含价值整体增长8%-12%个点,以目前的水平,5%-8%点绰绰有余。这一切按照精算假设增长,2011-2020年头部保险公司内含价值增长基本保持在15%-20%。2021-2030会降档,但依旧能保持在12%-15%之间。
二,实际和预期经验偏差也是能贡献内含价值增长的总要利器之一,这就是我们经常讲到的三差,死,费,利。因为中国头部保险公司定价是偏谨慎,用的精算假设普遍保守,2011-2020年时期的死费利三差能额外贡献年均3%-5%个点的内含价值增速,这也是为什么2011-2020十年周期下来国内头部保险公司内含价值总体年化价值增速能保持在18%-25%这个区间【平安会更多的原因是产业并购以及孵化新门类业务增长的额外价值】。假设未来这三差为零,2021-2030年十年周期依旧能保底在12%-15%年化增长。
三,价值蓄水池进水和出水的速度。现有业务价值每年增长11%,但保险公司不可能不要利润只要内含价值不断增长,每年内含价值里都会有部分价值被确认为当期利润,还转到调整后净资产项里,如果这笔新生的资本金不能有效投入到新保单里,将会造成内含价值整体增长降速。那这几个头部企业的利润生成速度如何?
现有业务价值进水和出水的速度如何,都是我财务模型的关键。我以平安为例,负债端久期在25年左右,隐含假设就是每年4%左右的现有业务价值将被转换到当期利润里,要去填补被转换出去的价值,其新业务增长要保持在现有业务的4%以上。目前看尽管行业整体处在需求周期低点,但这个低点依然保证平安8%-10%左右的新业务替换比,也就是现有业务出水速度在4%,进水在9%,现有业务蓄水池依然可以有效上升5%。划转出去的利润依然可以保持平安经济价值增长,一部分划转给股东作为分红【30%左右】,剩下的会作为风险资本金再投入到未来新业务里,或停留在调整后净资本项以5%的速度增长,只是速度慢一点。
目前的估值和实际情况差很多,不仅仅现有业务,调整后净资产以及新业务都不可能打折或为零,保险企业的经济价值依然会保持着双位数年化增长非常长的时期。中国保险业将在2030年前后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一保险业市场,保险缺口依然很大,这是中国保险业最大的基本面。哪怕2030年以后市场停止增长,如欧美日,保险公司10倍以上PE估值也是均值,目前中国保险业全球内增长最好最稳,不应该只享受今天的估值。
目前属于因监管及整体消费力周期导致的保险行业周期的增量尾部,再怎么看都不应该以末日估值的形式看保险的价值,并且从体量上看,是很多高增长行业未来也达不到的体量,如白酒,医药等。
注:
我知道我写的这些价值科普贴不能改变市场的情绪和择股偏好,但不能因为股价不升就各种诋毁保险股的价值故事,中国现代保险行业一路走来都不易,希望分享这些理性客观的价值贴,给极端悲观的环境里提供一片价值绿洲。
【交作业贴】你的点赞是我写贴的动力。
我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说几个会计和经济价值概念,如,每年新入的规模保费,每年保险公司生成的已挣保费,保险责任准备金,当期利润,利润率和新业务价值率,新业务价值,资本金成本等。
假设某保险公司只卖一个25年平均久期的保险产品,也就是说保单持有人受保25年左右,保费按照五期年缴,每年200,五年总缴1000元。假设保险公司实际净利润率为10%,十年周期总净利润为100元,新业务价值率为100/200=50%。假设资本金成本为总保费的3%,则实际上的该保单能够为保险公司带来100-30 =70元的净经济价值【大家请区分经济价值和会计价值,保险公司内含价值是经济价值概念,实际上会计总利润高于经济价值】。
再假设购买时35岁,保障至60岁,2016年买,缴费至2020年。保险公司会把在2016年的首年保费看做为新业务保费,接下来2017-2020年的年保费为续期保费,无论是新业务保费还是续期业务保费,都会被归类到当期规模保费项目里,那是否意味着保险公司2021-2040年剩下的20年保费为零呢?
实则不然,保险公司会把这些收进来的保费放在保险责任准备金,随着保障期释放“已挣保费”,分开25年保障周期释放,每年释放40元的已挣保费,以及年化4元的利润【以2016年的价值计算】和2.8元的经济价值生成。
所以说,虽然近期保险行业的新业务和续期业务保费不太理想,但不会影响总体“已挣保费”增速以及利润的释放速度,目前的新业务体量【即进水的速度】远远超出水的速度,所以价值,利润都会继续抬升。大家不要把短期保费不理想直接转化到利润降低这个范畴,应该说十年内保险行业依然很肯定价值和利润都会增长的不错【双位数%增长】。保持长期思维投资保险,不要被一些不专业和不懂的价值分析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