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ice_招行谷子地:搜寻存款之王

(2020-11-30 16:35:26)
标签:

银行系列

分类: 招商银行
ice_招行谷子地:搜寻存款之王2020.11.30

如果把银行比作一个面包房,那么存款等负债就相当于面包房采购的面粉,而贷款、国债等各种资产就相当于卖出的面包。我们都知道一家企业毛利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产品售价和成本控制。我国全国4000多家银行竞争激烈,所以银行的产品售价(贷款利率)很难有效提升。往往贷款利率的提升伴随着客户资质的下沉,这就意味着客户违约风险的提升。所以,银行想要提高利润空间(净息差),主要靠压低负债成本。

我国上市银行的负债结构中,存款占据了大头。多数上市银行的存款占总负债的比例在60%~80%目前我掌握得多个渠道信息,(包括公开信息,也包括非公开渠道),明年央行应该会进一步收紧货币供给。银行市场间利率,公开市场资产收益率等都会上行,而且极有可能会启动温和加息。这对于银行的贷款,金融投资等生息资产都会有正向作用,但是对于同业负债,特别是主动性同业负债也会提升它的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找寻存款之王就显得非常有意义了。这里我们并不是要找谁家的存款绝对额多,而是要看谁家的存款占比高,谁家的存款成本低另外要看一下各家银行最近几年的变化趋势特别是在上一个紧缩周期(2017各家的表现。至于观察的对象,主要是选定了四大国有大行(工农中建)和五家股份制银行(招民兴平光)。

这里没有选择邮储银行主要是因为我不方便公开点评它家,但是很多人认为邮储银行的存款成本很低这个观点是大错特错的,其实邮储银行的存款成本是所有大行里最高的,甚至高过绝大多数股份行。不明白的自己去看它年报里的储蓄代理费。没有选择浦发是因为它年报里没有提供整体存款成本。

选定了考察对象,再选定考察时间周期。老谷子地选择了2014-2020中报这段时期,包含了6份年报和1份中报。选择的时间周期包含了部分降息周期(2014-2015,从紧周期(2017和宽松周期(2018-2020中)。首先我们看一下存款占比,如下图1所示:

                       https://xqimg.imedao.com/1761657996a89283fee9d820.jpg

1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四大行的存款占比普遍比较高,而且非常稳定,工农建三家基本都在80%左右只有中国银行的略偏低在75%左右。其次是招行,光大,平安银行3家存款占比在65%-75%之间浮动。其中招行相对稳定,最新的存款占比已经恢复到74%光大银行最近几年存款占比提升非常快,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肯定不是高息揽储的原因,因为后面的成本看光大的存款成本并不很高),平银最近几年扩张过于迅猛,存款占比下降较为明显。最后是兴业银行民生银行这两家对于同业负债依赖性过强最新的存款占比依然低于60%在同业之王最风光的时候存款占比曾经低于50%后来大家就都看到了,央行出手收紧流动性,兴业的净息差那两年被杀的丢盔卸甲。

看完存款占比再看一下存款的成本,如下图2所示。从图2中可以看到有一种明显的变化趋势:汇聚。20149家银行的存款成本分布在从1.85%2.73%的区域内,分布比较离散。但是到了2020年中报,明显分为两堆:除了招行以外的4家股份行,存款成本都在2.35%左右,而新五大行的存款成本都在1.61%左右个人认为这体现为客户粘性分组间的差异在加大,而组内差异在减小。新五大行的存款成本这么低,体现了这五家银行对于客户的粘性较高,不管这种粘性是网点创造的(四大行)还是经营策略创造的(招行)。

                   https://xqimg.imedao.com/17616580cd689293fe0872b9.jpg

2

多数银行的存款成本比2014年都是降低的,只有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是提高的。这和前面的存款占比相印证。另外观察一下从2017-2018年,那些银行的存款成本上涨最快呢?用2018年年报的存款成本减2016年的存款成本,得到在2017-2018年存款成本上升最快的前三名分别是:平安银行 51个基点,兴业银行49个基点,民生银行39个基点。而四大行除了中行上升了3个基点,其它3家分别下降了6-8个基点不等。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数据整理好,战略计划书也已经做好。静待加息的冲锋号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