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阅读训练项目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教学思考)
(2019-02-26 08:16:48)分类: 阅读教学设计 |
统编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阅读训练项目
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教学思考)
高启山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关于阅读提出了一个项目,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既然是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那么我们就得思考一下,作为一个画面,应该具备哪些要素?画面上,得有主体人物动物或者建筑或者景物,主体的活动;有这个主题存在的具体背景,时间、地点、天气、周边景物等等,与这个主体有关的背景因素。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主要就是依照文字所写出来的与画面有关的要素,通过再造想象,把文字所描绘的画面呈现出来,当然,一开始是精致画面。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除了想象出静止的画面以外,还要想象出画面当中主体的活动,主体的活动是依据文字所表现的主体发展变化的动词,表现出来的,因此,将文字转化为主体活动的画面,其实就是依据对主体对象和主体获得能够变化的动词将其转化为动态的画面。。
当我们要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的时候,就得引导学生依据文字所写出来的主体的活动背景介绍的词语子将内容转化为生活积累当中的情形,也就是表象。然后再把这些个表象进行重新的组合成为文字所描绘出来的形象
有些词语是学生不理解的,那么在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之前,理解词语的主要方式是结合生活实际——用生活中已有的表象来解释词语;有时候,文中的词语或者句子表现的内容,学生的实际中并没有表现积累,表象是生疏的,这时候,也可以引导学生去搜集相关的画面图片或者视频,对词语进行形象解释的。
课文中,会有一些比喻、拟人、夸张写法来描写事物形象的词语或者句子,在他们自己不能呈现着写具体所描绘的形象的时候,就得教师引导他们先回忆“拟体”(拟体,一般是读者比较熟悉的),然后,表象联想的方式,建立所写事物的形象;夸张手法所写出的形象,一般是对熟悉的生活形象得快大或者缩小。对这类句子的“想象画面”,得先唤醒关于事物本体的事物形象,在依照文字进行创造性想象,进而在头脑中呈现出文本所描写事物的形象。
在理解了词句所描写的实际事物,想象成画面之后,再把所想象的画面连接起来。
说明: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想象画面,首先是一个联想的过程。从词语的意思,句子的意思去联想过去自己头脑中与词语所描内容相近、相同的“心象或形象”(有关概念,得读《形象思维逻辑学》,其实就是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关于这个词语所代表事物的形象);在此基础上,在进行形象的再造加工的过程。读课文想象画面,是形象思维的训练范畴,是词语和句子转化为单个事物或者某个事物某一部分画面,再读段落或者篇章,形成关于事物的“整体”及其“连续变化”的画面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