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3/middle/5ddc0610gcaaf830eceac&690
“我有种奇怪的感觉,觉得自己并不孤单,我觉得世上不只我一个人。”
——《两生花》
或者说,这不是一部电影,而一首诗,一首感伤的忧郁之诗。本片的导演是波兰电影艺术家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对于电影界来说,基耶斯洛夫斯基,无疑是这个殿堂中独一无二个性与思想都独具一格的艺术大师。
影片讲述了两个同名同姓甚至气质长相都完全一致的天使女孩的故事:波兰的歌唱演员——女孩薇罗尼卡和法国的音乐老师薇罗尼卡的故事。影片中波兰女孩薇罗尼卡的歌声有如天籁,配合着她清绝出尘的身姿,很容易让人遗忘这个丑陋的现实世界,进而有身在天堂之感。是否还记得法国经典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中那个有着天籁般嗓音的清纯男孩?那么,千万不要错过《两生花》中经典的薇罗尼卡的歌声。
影片的开始,自然如溪流般的镜头带领我们随着波兰的薇罗尼卡在来到一个学生们举行抗议的广场;在这里,有人撞倒了薇罗尼卡,她手中的乐谱散落在地,她拾起乐谱,在恍惚中看见“自己”——法国的薇罗尼卡举着相机,正在一边拍照一边挤上一辆巴士。甚至来不及惊讶和打招呼,她们发现了彼此,各自凝望着“自己”的形象,一个在广场,一个在正缓缓离去的车上。法国的薇罗尼卡最后的时刻拍下了在广场中静静伫望着自己的波兰的薇罗尼卡。
此后,波兰的薇罗尼卡凭借优美的嗓音参加了歌唱表演,但在咏唱一个高音时死去。就在同一时刻,远在法国的薇罗尼卡突然停止了与男友的床笫之欢,一股莫名的忧伤使得这个法国女孩忽然间泪水盈眶。回到家法国女孩对爸爸说:“不久前,我心里产生了一种特别的感觉,突然之间我觉得自己好孤单。”
此前的某一天,波兰的薇罗尼卡忽然忧郁的对她父亲说:“我有种奇怪的感觉,觉得自己并不孤单,我觉得世上不只我一个人。”然后她离开了家,去到了她的姑妈家;正是从这里开始,波兰的女孩走上了歌唱之路,也遇上了夺走她生命的那个最后的音符。正是这个音符,唤醒了隐藏在薇罗尼卡胸中的心脏病,她猝死了。
影片的格调始终充满着淡淡而感伤的忧郁色彩。影片的后半部分,波兰女孩死后,法国的女孩爱上了一个演木偶剧的演员(这个演员同时是个童话作家),但他们从未有过谈话。木偶剧演员给法国女孩寄来了一条鞋带和一盘奇怪的录音带。从这里开始,这是一个相当浪漫的爱情插曲:法国女孩若有所悟,明白了鞋带象征着出走,录音带则提示着她将要去到的方向。随着录音带的提示,在一个车站的咖啡馆里,法国女孩和木偶演员相遇了。在这里,他正在安静而耐心的等待着她的到来。
在一个宾馆的287号房中,他们相爱了。请注意,正是在这个房号,波兰的女孩曾经与她的男友相会。神秘的时光交错而过,两个同样的形象在一个同样的数字中相叠。木偶演员男友发现了法国女在波兰拍摄的照片(照片上有波兰的薇罗尼卡),他指着照片上的一个女孩说:“你这是在哪里?”薇罗尼卡说:“那不是我,我没有那件大衣。”接着,她忽然领悟到了自己的孤单,她忍不住泪流满面。
或者,在这个神秘的世界,所有的人都是一朵孤单的两生花;又或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会有在一个神秘的时刻突然产生那种莫名而无比感伤的忧郁的原因。正是在这样的时刻,我们突然感觉到,似乎有什么东西离我们而去,莫名的失落和恐惧会占据我们的心灵。法国女孩的爸爸对法国的薇罗尼卡说:“有人从你的生命中消失了。”
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木偶剧演员会以薇罗尼卡的形象制作两个一模一样的木偶的原因吧?木偶演员说:“因为在表演的时候我要多次操纵他们,很容易把她们弄伤。”
人生,不正就是一场感伤的表演吗?而表演,又怎能杜绝被“弄伤”的现实呢?
2012.9.27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