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白毫-
白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85
  • 关注人气:37,68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永乐宫(附图片)

(2012-09-25 21:37:41)
标签:

白毫

释迦牟尼

永乐宫

道教

佛教

分类: 【随笔】·

    打算去永乐宫一游的心愿,已经有好几年了。这回,乘着晚秋的闲情,终于在细雨中漫游了一遍这处令我怀想了很久的地方。

 

    永乐宫位于中条山脚下的小县芮城,汽车一路颠簸,中午时分抵达目的地。我们是在同程网上订的票,手续很简单,省钱省事,不得不感叹网络时代的便利;生在这样的时代,就效率而言,便等于古人活了好几辈子了。

 

    我之所以对永乐宫怀着这样大的兴趣,自然是因为永乐宫中举世闻名的壁画。永乐宫是道教场所,自然也就离不开与道教有关的神仙鬼怪,而永乐宫的壁画主题,也正好就以道教人物为中心的一组辉煌巨制。后人给永乐宫壁画起了一个主题,叫“朝元图”。熟悉道教的人一看,大概马上就能理解这个名字的意思,“朝”就是朝拜,“元”就是道教最高的至尊神“元始天尊”。壁画描述的,就是三界群仙朝拜“元始天尊”的故事。

 

    关于“元始天尊”,其在道教中的地位类似于佛教中的“释迦牟尼佛”(即如来佛)。但凡有点规模的佛教寺庙,必有“大雄宝殿”,殿中必有所谓三世佛:即中央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这三位佛,是佛教最高尊神。道教的兴起,是在佛教自印度传来中国以后的事情。最初道教只有一位最高神,即所谓的“道德天尊”老子。佛教的信仰系统庞大完备,这在一定意义上启发了道教。于是道教在很多方面模仿了佛教的创制,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系统。于是,我们看到,正如寺庙必有“大雄宝殿”,供奉三大至尊佛;道观则必有“三清殿”,供奉三大至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佛教三尊中,“释迦牟尼”是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另外俩位大佛则是后世虚构出来的,并未真正存在过。道教三尊中,老子也是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其他俩位也同样是后世虚构出来的仙神。仅此一点,可以窥见道教受佛教影响甚大。虽然如此,但道教和佛教的追求,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理念。佛教追求的是来世,认为今世是来受苦和修积功德的,“涅槃”是佛教徒最大的善果;而道教则完全不然,道教追求的是今世,今世就要长生不老,就要成神成仙,永乐宫所尊奉的“八仙”之一吕洞宾,就是今世就成神成仙的代表人物。事实上,道教最为有名的“八仙”,每一个都是今世修成的神仙。道教不讲究涅,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需要“涅槃”。

 

    在印度的佛教文化中,“释迦牟尼”中的“释迦”是民族名,“牟尼”是仙人、智者的意思,“释迦牟尼”的意思,就是释迦族的仙人,智者;佛教的源泉是印度的原始宗教“婆罗门教”,在“婆罗门教”中,几乎所有在森林中苦修的苦行者都被称之为“牟尼”,在今天的印度,“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苦修者,也都依然被称之为“牟尼”。在道教文化中,“道德天尊”的“道”和“德”,是合指道教遵奉的第一经典《老子》(又名《道德经》);通俗的讲,老子的“道”等于真理的理念;“德”,就是真理理念的具体表现;“天尊”的“天”是指天神,“尊”是尊贵,至尊。“道德天尊”合起来,就是“达到了道德的天神中最至尊的神”。后者的称号,其实比“释迦牟尼”要威武得多,也伟大得多。从这里,大概多少也体现了道教对于超越佛教的隐秘心态吧!

 

    道教讲“一气化三清”,是说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实际上都是由“一气”(即老子)分化出来的。这个说法,实际上是道教版“三位一体”说。最高的大神分化为好几个神,但这好几个实际是同一个神,这几乎在各大宗教中都有体现。佛教的“三世佛”实际上也是这个意思,真正存在的佛只有“释迦牟尼”,其他俩位至尊佛是“释迦牟尼”的分身佛;这是佛教版的“三位一体”。佛教的邻居教派“印度教”所尊崇的也有三位大神:创造神“梵天”、维持神“毗湿奴”、毁灭神“湿婆”,这几位,是印度教版的“三位一体”神,中心是维持之神毗湿奴。当然,“三位一体”神最“科学”也最具人性意义的,还是基督教的说法:“圣父”、“圣子”、“圣灵”三者合为一体,就是“上帝”。

 

    比较这几大宗教的追求,是相当有意思的事情。佛教追求来世,所谓“佛”,就是“觉悟”的意思,人人都可以成佛,众生都有佛性,“涅槃”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佛教给的承诺最大,因为人人可以成为极乐者,都可以和“释迦牟尼”看齐,众生平等。道教追求今世,现在就要修成长生不死,就要升天成仙,一人得道,连鸡犬都可以升天;从这个角度来说,道教给的承诺最现实,但这个最现实实际上也是最不现实。基督教给的承诺最小,它只告诉你你最好的结果就是能上天堂,你做不了“上帝”更成不了“天使”,最好的下场就是不下地狱,能在天堂无忧无虑的大唱赞颂上帝的颂歌;基督教的红包封得最小,但方式最简单,这红包也最有可能拿到,所以信奉的人也就最多。

 

    现在,回到永乐宫的壁画,我们可以发现壁画上的大量道教人物都是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而他们都是在今世修成仙的。前面说过,这些今世成仙的人中,最大的代表,便是永乐宫供奉的对象——道教尊为“吕祖”的“八仙”之一吕洞宾。

 

    关于永乐宫壁画的艺术价值,是否没有多少重复的必要。象这种辉煌的文化遗迹,不身临其境去感受而想要仅凭想象和他人的叙述而获得最好的体验,显然是愚蠢的想法。很多时候,一些杰出的艺术场景,不能亲身临受,是非常大的遗憾。永乐宫壁画分布在三个大殿中:壁画最经典的部分“朝元图”主要描绘在“三清殿”,壁画中最宏大的场景都集中在这里;看完这些壁画,对于何谓“万国衣冠拜冕旒”般的隆重,必然深有体会。“纯阳殿”中供奉的是道教“吕祖”,壁画主要以描述“吕洞宾”的生平事迹为主,艺术价值或者不如三清殿中的“朝元图”,但亦非常值得一观。最后是“重阳殿”,这里供奉的是道教“全真派”祖师王重阳及其七个弟子,壁画主要描述的是王重阳的生平事迹;补充一句,王重阳也是今世修炼成仙的道教代表之一,和吕洞宾一样,被称之为“真人”;在道教中,“真人”是相当高的位阶,大抵等同于佛教仅次于佛的果位——“菩萨”。

 

    壁画而外,永乐宫最值得一看的,就是古建筑和元明清各代遗留得不多的石碑和石雕。元代风格的石雕令我印象深刻,这些石雕动物显得剽悍健壮,展露出凶悍的神态,间杂着微微的凶邪色彩,这跟永乐宫壁画中近乎唐代风格的丰满柔美,形成了相当明显的冲突和对比。元人是草原游牧民族,其勇猛善战的凶悍之风,融入石雕之中,犹自浓烈熏人,确实令人侧目。

 

2012.9.25

 

http://s5/middle/5ddc0610gca886928f804&690

正门上的匾额

http://s6/middle/5ddc0610gca88693f88b5&690

“辉河汉”

http://s3/middle/5ddc0610g7aa73dba89d2&690
所谓“无极生太极”,这是“三清殿”的匾额,

也只有“三清至尊”当得起这四个字。


http://s2/middle/5ddc0610gca8869686b41&690
门廊下的石雕,被人摸得溜光,传统上,摸它能获得吉祥。
http://s9/middle/5ddc0610gca88697afe08&690
外部正在修缮的主大殿——“三清殿”。


http://s1/middle/5ddc0610gca886992cce0&690

元代风格的石雕,很凶悍,草原民族之风。

http://s8/middle/5ddc0610gca886c841d07&690

另外一只。

http://s4/middle/5ddc0610gca886c833b53&690

廊柱上的泥塑品,惟妙惟肖,非常精致。

http://s16/middle/5ddc0610g7aa73e0f7d0f&690

又一条飞龙。

http://s12/middle/5ddc0610gca886cb409ab&690

风格简单大气的牌匾。

http://s6/middle/5ddc0610gca886cc3cc65&690

第四进院落。

http://s15/middle/5ddc0610g7aa73e140ace&690
这里供奉的是就是“八仙”之一吕洞宾了。


http://s12/middle/5ddc0610gca886f2b12cb&690

喜欢这样的宁静。

http://s2/middle/5ddc0610gca886f3ceb01&690

纯阳殿顶部。

http://s9/middle/5ddc0610gca886f5057b8&690

最浪漫的建筑形式——飞檐。

http://s13/middle/5ddc0610gca886f5aedac&690

松风。

http://s3/middle/5ddc0610gca886f6ccbf2&690

倾听,远古的呼唤。

http://s9/middle/5ddc0610gca886f9e92c8&690

一个POSS,呵呵。

http://s7/middle/5ddc0610gca8870cfb5b6&690

这棵古松,是和永乐宫一起从三门峡搬迁来的。

http://s11/middle/5ddc0610g7aa73e7e1a2a&690
“重阳殿”匾,虽然也是主殿,但气势上明显不如祖殿“三清殿”气派。
http://s5/middle/5ddc0610gca8870f4d674&690
松柏蔚然。
http://s5/middle/5ddc0610gca88711a30b4&690

掩映中的古建筑。

http://s10/middle/5ddc0610gca88712cf099&690

天籁风声。

http://s11/middle/5ddc0610gca88713c374a&690

喜欢这样刚直和柔和的线条对比。

http://s12/middle/5ddc0610gca8873ff04ab&690
天工与人工。


http://s4/middle/5ddc0610gca8874189b53&690

POSS,呵呵。

http://s6/middle/5ddc0610gca88742453f5&690

看上去很自信的样子。

http://s11/middle/5ddc0610gca887441498a&690

口哨中,吹的什么曲子忘记了。

http://s4/middle/5ddc0610gca88744c1e43&690

古刹云烟。

http://s12/middle/5ddc0610gca887492aebb&690

“相看两不厌”

http://s8/middle/5ddc0610gca88768fd647&690

喜欢负重的“霸下”,它是龙的九子之一。

http://s2/middle/5ddc0610gca88768f8fb1&690

另一个“霸下”。

http://s10/middle/5ddc0610gca8876b240a9&690

庭院深深。

http://s11/middle/5ddc0610g7aa73f1367da&690

进入“吕公祠”。

http://s5/middle/5ddc0610gca8876d1df34&690

长满爬山虎的老建筑,如画一般。

http://s14/middle/5ddc0610gca8877a5946d&690

倾听。

http://s8/middle/5ddc0610gca8877ab5b37&690

无声之啸。

http://s13/middle/5ddc0610gca8877b7e5bc&690

呵呵,好难看呀!

http://s12/middle/5ddc0610gca8877c0b01b&690

细雨中的呼喊。

http://s3/middle/5ddc0610g7aa73f2e58a2&690

四野无声。

http://s3/middle/5ddc0610gca8877e35f22&690

转身时的踌躇。

http://s6/middle/5ddc0610gca887ad9b6c5&690

“元始天尊”

http://s8/middle/5ddc0610gca887add9007&690

近距离拍摄的无极匾额。

http://s11/middle/5ddc0610gca887aecf9ba&690
注意,上来是没有台阶的,这是元明时期道教梯道的特色。


http://s4/middle/5ddc0610gca887af84113&690

一只元代风格石雕。

http://s16/middle/5ddc0610gca887b0bba7f&690

动物凶猛。

http://s1/middle/5ddc0610gca887c45f3b0&690

正在读书的老道。

http://s12/middle/5ddc0610gca887c5c7cbb&690

一尊相当精致的碑首。

http://s16/middle/5ddc0610gca887c612e6f&690

这里,真适合隐居读书呀!

http://s9/middle/5ddc0610g7aa73fa3bf18&690

八仙之一的钟离权正在向吕洞宾传道。

http://s15/middle/5ddc0610gca887c7a3e9e&690

一朵小花。

http://s9/middle/5ddc0610gca887c83dd68&690

补建的建筑。

http://s11/middle/5ddc0610gca887c94c1ba&690

幽院。

http://s11/middle/5ddc0610gca887ca187fa&690
壁画临摹作品。


http://s14/middle/5ddc0610gca887caa138d&690

壁画临摹作品。

http://s11/middle/5ddc0610g7aa73fae765a&690

这个很有些印度风格。

http://s9/middle/5ddc0610gca887ce51848&690

道教石碑拓本,中间是道教“符箓”。

http://s13/middle/5ddc0610gca887d21826c&690

石牌坊:“人伦模楷”。话有点大了,真的不至于。

http://s12/middle/5ddc0610gca887d33545b&690

墙外,是苍翠的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说美
后一篇:在细雨中呼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