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层干部‘污名化’现象的成因及破解思路探析”专题研究约稿启事

(2013-07-23 11:21:24)
标签:

基层干部

污名化

领导科学

凉风

约稿

分类: 凉风点题

约稿 启 事  

 “基层干部‘污名化’现象的成因及破解思路探析”专题研究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对基层工作的形象写照,而“巴掌大的权力却要承担天大的责任”则反映了众多基层干部的真实心理和工作状态。基层干部承担了几乎所有直接面对群众的纷繁复杂的工作,但往往“出力不讨好”,经常受“夹板气”、成“出气筒”,“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常态依然无法使他们摆脱“能力低”“素质差”“横征暴敛”“野蛮粗暴”“贪污腐化”“媚上欺下”等种种负面评价。头顶着上级领导机关的各种问责和一票否决,面对着基层群众的各种责难和声声埋怨,承受着媒体及舆论的各种质疑和巨大压力,很多疲于奔命、焦头烂额的基层干部在被“污名化”的同时,却要直面工资待遇低、晋升空间小、发展压力大、焦虑情绪重等一系列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近日,28岁的四川省泸州市某副镇长就因工作压力大、工资待遇低而主动辞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干部形象被误读,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有专家指出,基层干部“污名化”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与现实的政治生态环境、转型期的社会矛盾、干部考评选拔机制以及基层干部自身素质等息息相关。各级党委和政府应设身处地地体谅基层干部的难处,旗帜鲜明地为基层干部“确权”“正名”“立位”。只有切实理顺了相关体制机制问题,才能真正重塑基层干部形象、促进干群关系和谐,否则不仅会压垮一大批基层干部,更会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基础。为此,本刊特以“基层干部‘污名化’现象的成因及破解思路探析”为题进行专题研讨,以下题目谨供参考。

1.基层干部“污名化”的典型表现及形成机制

2.实现基层党政机关及其领导干部权责对等的思路探讨

3.建立客观公正考核基层干部政绩的指标评价体系研究

4.优化领导机关与基层权力生态系统的体制机制考量

5.消除基层干部“污名化”现象的民主法治视角

6.基层干部如何在执行决策和体现民意中寻找平衡

7.基层干部如何在“污名化”的旋涡中自保自证清白

8.基层干部“污名化”的“破窗效应”及防范对策

欢迎作者自拟题目,广开思路,进行深入思考与研究。要求文章切合实际,有深度分析,有独到见解,有理性争鸣。来稿请发电子邮件至责任编辑凉风的电子邮箱:ldkxlf@vip.sina.com。联系电话:0371-63926295(办)。欢迎有意向的研究者交流探讨。

     更多专题约稿,请见http://blog.sina.com.cn/u/14579895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