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2及答案
(2013-04-17 16:19:29)分类: 初中语文教学资料 |
二十一.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A)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C)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6.默写出文中空缺的句子。(2分)
(A)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云归而岩穴暝
③杂然而前陈者
8.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译文:
②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译文:
9.简要概括选文的内容要点,并分析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4分)
答:
10.《醉翁亭记》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散文名篇,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请结合学习语文的经验,谈谈从本文语言中可以学习和借鉴什么。(3分)
答:
二十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宇,完成6—10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4分)(
A.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B.朝而往,暮而归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山间之朝暮也
E.而乐亦无穷也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译文:
8.“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
9.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2分)
答:
10.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2分)
二十三、【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予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予,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3)既而弥月不雨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
(2)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译文:
19.《喜雨亭记》突出表现出苏轼
20.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子句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的表达效果是怎样的?(4分)
答:
二十四. (一)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9.分别写出“穷”字的意思。(2分)
(1)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0.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答:
二十六.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临溪而渔
C.杂然而前陈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分)
(1)云归而岩穴暝
(2)佳木秀而繁阴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
12.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②段的段意。(2分)
答:
二十七、(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林泉高致》
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7. 选出下列句子中古汉语句式不同的一项(
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
D. 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
(2)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
译:
9. 上面两段文字都写了山水之美,请你写出两个同时含有“山”和“水”的成语。(2分)
(1)
10.(乙)文的作者郭熙是宋代著名画家。假如他去游览琅琊山,他会喜欢这座山吗?为什么?(3分)
答:
二十八.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名之者谁
(3)朝而往,暮而归
18、下列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作亭者谁(的人)
C、行者休于树(从)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
20、“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3分)
答:
二十九.[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yǐ)。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山间之朝暮也
D.而乐亦无穷也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野芳发而幽香。译文:
11.[甲][乙]两段文字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抄下来。(2分)
[甲]:
12.比较[甲][乙]两段文字所写景物的不同点,完成下表。(3分)
甲
乙
三十.(1)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4)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环滁皆山也。…………欧阳修也。
10.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苍然白发(
(3)树林阴翳(
11.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译:
12.第(3)段描绘了四个场景,分别是滁人游、
13.《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
《岳阳楼记》回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宏之音。
《醉翁亭记》洋溢着
《小石潭记》弥漫着悄怆幽邃的凄寒之风。
《桃花源记》飘逸着
14.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所谓“六一” ,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弓、一局棋、一醉翁。结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简要谈谈作者的思想性格特点。
答:
三十一.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觥筹交错
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云归而岩穴暝
B. ①山间之四时也
C. ①负者歌于途
D. ①禽鸟知山林之乐
9.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依次抓住春夏秋冬的“香”“繁”“洁”“水”四个典型情景来写四季变幻之美,情状俱到,精确而熨帖。
B.第②段写宴饮之乐,却别有情致地从捕鱼酿酒写起,既夸耀滁地的富足,也表明野餐的简朴。
C.选文围绕“乐”,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D.选文巧用诗的语言表达形式,全用对句,句式整齐,音节铿锵,读来声声清朗,极具音乐的节奏美
10.用现代汉语说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译: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
三十二.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名之者谁
(3)至于负者歌于滁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1.选出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第1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
B.第2 段描写了山间朝暮、四时之景和太守的山水之乐。
C.第3 段写“滁人游”“太守姿”“众宾欢” “太守醉”,是为了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D.“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后政治上不得意,思想极度消沉的表现。
12.在欧阳修治理下,滁州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请你结合选文第3段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对“滁人游”的景象加以描写。(50—80字,不得翻译原文)(4分)
答: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
一、
8、D 9、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10、一个脸色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醉了。 11、忧
二、 1.时:季节陈:陈列,摆开 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3.朝暮四时游玩之乐 4.美丽的山间景色百姓安定富足的生活。
三、1.欧阳修 2.C 3.云归而岩穴暝风霜高洁4.①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展翅欲飞似的亭子,高踞在泉水上边。②(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寓在酒上。5.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四、19. ①就
23.不胜酒力;与民同乐;陶醉山水;自得之意。(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
五、11. 答案:D (共2分)
就是醉翁亭。
六、⒍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七、25、髫 tiáo 伛偻yǔ lǚ 觥gōng 26、(1)交错相通;(2)管乐器 27、(1)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开心、自得其乐。(2)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放歌,行路之人在树下歇息 28、世外桃源;觥筹交错 29、(1)甲段主要写桃源的美好环境和桃源人的生活图景;乙段主要写太守与民同乐。(2)前者重在写景;后者重在写人的活动。
八、14.(3分)(1)日光
(2)景象 (3)季节 (每小题1分)
十、8.B(2分)9.(共6分,字词解释各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出现错别字该项不得分;例句各0.5分,出现错别字该项不得分;译句各1.5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每句有2个或2个以上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编号:068
字词
蔚然
环
翼然
十一、19.①就②象鸟展开翅膀的样子
十二、15.(1)日光(2)景色(本题2分,每小题1分)
18.春和景明
十三、
4.(2分)北宋(宋)
十四、18.(每小题1分,共4分)
十五、 16.(3分)(1)“全”或 “都” (2)“不要说”或“更不必说” (3)钓鱼(每小题1分) 17.(4分)(1)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2)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每小题2分)18.(4分)世外桃源与民同乐 (各2分) 19.(4分)共同之处:①人民生活安逸。②民风淳朴。③人与人和乐相处。(答出两点就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十六、22.B
十七、(甲)
(乙)
十八、16、①情趣②昏暗③脊梁弯曲。这里借指老人。④交互错杂。(答对一词给1分,共4分)17、①峰回路转,有一座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的亭子,高踞在泉水上边。②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对一句给2分。共4分)18、体现了作者寄情山奈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意思接近即可。共4分)
十九、7.(1)山谷 (2)情趣 (各1分)
二十、答案:6.(1)围绕(环绕)
二十一、答案:6.(A)山间之朝暮也(B)山间之四时也(C)酿泉为酒(D)泉香而酒冽(错、漏、倒、添字均算错,有错则该句不得分。)7.①昏暗 ②捕鱼(钓鱼) ③摆开(陈列) ④以……为快乐8.①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②树木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不要求文字一致,意思正确、无语病即可)9. ①写太守与滁人游乐、宴饮及醉归的场景。②寄情山水(热爱自然),与民同乐。10.提示:简洁凝练,含义丰富,生动传神,参差多变。
二十二、答案:6.B、E
二十三、答案:17.(3分)(1)跟从,随从
二十四、答案:8.(1)到、靠近(2)的
二十六、9.B ; 1分 10.①暝:昏暗;②秀:滋长。(共1分,每空0.5分) 11.译文:早晨到这里游玩,傍晚回去,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乐趣是无穷尽的啊。(2分) 12.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2分)
二十七、6.答案:(1)像鸟的翅膀
二十八、17、(1)取名(命名、题名、起名)(2)香花(花)(3)傍晚(黄昏、晚上)(4)下棋 18、C
二十九、9.D
12.朝暮之景
三十、10、(1)脸色苍老
三十一、7.交错:交互错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