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2及答案

(2013-04-17 16:19:29)
分类: 初中语文教学资料

二十一.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A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B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C          ,(D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6.默写出文中空缺的句子。(2分)

  (A)            (B)            (C)            (D)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云归而岩穴暝          暝:         ②临溪而渔                 渔:      

  ③杂然而前陈者          陈:         ④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      

  8.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译文:                      

  ②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译文:                         

  9.简要概括选文的内容要点,并分析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4分)

  答:                        

  10.《醉翁亭记》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散文名篇,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请结合学习语文的经验,谈谈从本文语言中可以学习和借鉴什么。(3分)

  答:                         

  二十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宇,完成610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4分)(        )(        )

  A.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B.朝而往,暮而归               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D.山间之朝暮也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E.而乐亦无穷也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译文:

  8.“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          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表示什么意思?                                                                 

  9.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2分)

  答:

  10.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2分)

  二十三、【甲】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予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予,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也?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

  (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2)余至扶风之明年  (        )

  (3)既而弥月不雨    (        )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                         

  (2)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译文:                           

  19.《喜雨亭记》突出表现出苏轼                       的思想感情,这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旨                    有共通之处。(4) 

  20.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子句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的表达效果是怎样的?(4)

  答:                                                               

  二十四.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临:               (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之:      

  9.分别写出“穷”字的意思。(2)

  (1)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穷:      

  (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穷:      

  10.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

  答:                                                     

  二十六.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临溪而渔     身临其境  B.山间之朝暮        暮色苍茫

  C.杂然而前陈   推陈出新  D.觥筹交错        一筹莫展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分)

  (1)云归而岩穴暝          暝:          

  (2)佳木秀而繁阴          秀: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                                  

  12.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②段的段意。(2分)

  答:                                 

  二十七、(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林泉高致》

  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名之者谁:                

  7. 选出下列句子中古汉语句式不同的一项(      )(2分)

  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

  D. 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                                                  

  (2)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

  译:                                     

  9. 上面两段文字都写了山水之美,请你写出两个同时含有“山”和“水”的成语。(2分)

  (1                   2                 

  10.(乙)文的作者郭熙是宋代著名画家。假如他去游览琅琊山,他会喜欢这座山吗?为什么?(3分)

  答:                     

  二十八.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名之者谁                 (2)野芳发而幽香          

  (3)朝而往,暮而归               (4)弈者胜                 

  18、下列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作亭者谁(的人)         B、山间之四时也(的)

  C、行者休于树(从)         D、颓然乎其间者(他们,他们的)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

  20、“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3分)

  答:                                                                            

  二十九.[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yǐ)。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C.山间之朝暮也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D.而乐亦无穷也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野芳发而幽香。译文:                                   

  11.[甲][乙]两段文字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抄下来。(2分)

  [甲]:                                                  [乙]:                                             

  12.比较[甲][乙]两段文字所写景物的不同点,完成下表。(3分)

  甲  登楼所见    水景       写景突出阔大壮观

  乙  登山所见       朝暮之景,四时之景 

  三十.(1)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4)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环滁皆山也。…………欧阳修也。

  10.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苍然白发(         2)醉翁之意(    

  (3)树林阴翳(         4)述以文者(    

  11.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译:                                     

  12.第(3)段描绘了四个场景,分别是滁人游、                        

  13.《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

  《岳阳楼记》回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宏之音。

  《醉翁亭记》洋溢着                                的和谐之音。

  《小石潭记》弥漫着悄怆幽邃的凄寒之风。

  《桃花源记》飘逸着                      的理想之风。

  14.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所谓“六一” ,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弓、一局棋、一醉翁。结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简要谈谈作者的思想性格特点。

  答:                                      

  三十一.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觥筹交错               交错:          

  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去:            

  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①云归而岩穴暝                ②人不知而不愠

  B. ①山间之四时也              ②夫战,勇气也

  C. ①负者歌于途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

  D. ①禽鸟知山林之乐             ②辍耕之垄上

  9.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①段中,依次抓住春夏秋冬的“香”“繁”“洁”“水”四个典型情景来写四季变幻之美,情状俱到,精确而熨帖。

  B.第②段写宴饮之乐,却别有情致地从捕鱼酿酒写起,既夸耀滁地的富足,也表明野餐的简朴。

  C.选文围绕“乐”,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D.选文巧用诗的语言表达形式,全用对句,句式整齐,音节铿锵,读来声声清朗,极具音乐的节奏美

  10.用现代汉语说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译: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                                       

  三十二.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名之者谁    名:_____2)云归而岩穴暝   归:______

  (3)至于负者歌于滁  负:______4)杂然而前陈者    陈:_______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1.选出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1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

  B.2 段描写了山间朝暮、四时之景和太守的山水之乐。

  C.3 段写“滁人游”“太守姿”“众宾欢” “太守醉”,是为了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D.“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是作者被贬后政治上不得意,思想极度消沉的表现。

  12.在欧阳修治理下,滁州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请你结合选文第3段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对“滁人游”的景象加以描写。(5080字,不得翻译原文)(4分)

答: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

  一、 8D 9、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10、一个脸色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醉了。 11、忧    醉与乐 12、先天……后天……

  二、 1.时:季节陈:陈列,摆开 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3.朝暮四时游玩之乐 4.美丽的山间景色百姓安定富足的生活。

  三、1.欧阳修 2C 3.云归而岩穴暝风霜高洁4.①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展翅欲飞似的亭子,高踞在泉水上边。②(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寓在酒上。5.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四、19. ①就  ②情趣  ③尽兴地喝酒  ④下棋    20.C    21. ①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爱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②一个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醉了。 22.水落而石出。

  23.不胜酒力;与民同乐;陶醉山水;自得之意。(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

  五、11. 答案:D (共2分)   12.答案:(1)茂盛的样子 (2)就   (共2分。每小题1分)13. 答案:(1)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似的,高踞在泉水上边的亭子,这

  就是醉翁亭。  2)醉翁的心意(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秀丽的山水之间)。   (共2分。每小题1分)14. 答案:①在滁州西南方向的琅琊山;②沿山行六七里处的酿泉之上。   (共4分。共两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

  六、⒍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B  (1)佳木秀而繁阴(1分) (2)②太守宴 ③众宾欢 ④太守醉(3分)    ⒐(1)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2)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乐事的人,是我太守啊。   ⒑陶渊明:忘怀宠辱,自得其乐;欧阳修:寄情山水,与民同乐。

  七、25、髫 tiáo 伛偻yǔ lǚ 觥gōng 26、(1)交错相通;(2)管乐器 27、(1)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开心、自得其乐。(2)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放歌,行路之人在树下歇息 28、世外桃源;觥筹交错 29、(1)甲段主要写桃源的美好环境和桃源人的生活图景;乙段主要写太守与民同乐。(2)前者重在写景;后者重在写人的活动。

  八、14(3)(1)日光 (2)景象 (3)季节 (每小题1)   15(4)(1)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每小题2)   16(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答“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可得分)   []而乐亦无穷也(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也可得分) (每句2)   17(4)[]是写水景,[]是写山景; ②[]写了朝暮之景,[]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了四时之景; ③[]写景突出其阔大壮观,[]写景突出其秀美多变。  (答案不限于此。意思对即可得分。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答对一点得2)

  十、8B(2)9(6分,字词解释各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出现错别字该项不得分;例句各05分,出现错别字该项不得分;译句各15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每句有2个或2个以上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编号:068

  字词    意思    例句    译句

  蔚然    茂盛的样子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玡山。

  环  环绕,围绕  环滁皆山也。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滁州城四面环山)

  翼然    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的,是醉翁亭。

  十一、19.①就②象鸟展开翅膀的样子   评分标准:2分。②题的“翼”是名词作状语,一定要解释准确,否则不给分。 20.远望那长满茂盛树木的山峰和显得幽深秀丽的山谷,就是琅琊山。评分标准:3分。“蔚然”和“深秀”是主要计分点。翻译正确各计1分,整个句子翻译通顺计1分。21D评分标准:2分。

  十二、15(1)日光(2)景色(本题2分,每小题1)  16.此时登上这座楼,就会心旷神怡,荣宠和屈辱一起忘掉,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那真是高兴至极啊。(每对一句给1分,答对四句即给满分)17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朗读能力。能够正确朗读文言文,是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一个体现,对于文言文断句和朗读节奏的考查题型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中考试卷使用。文言文句子的停顿通常是在发语词后面、主谓之间,另外,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而对于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应当连读。A项属于是发语词后的停顿;C项属于转折连词后的停顿;D项属于主语(“四时之景”)和谓语 (“不同”)之间的停顿;而B项的错误在于句中的“而”作为关联词语表示前后的并列关系,即“树木枝叶茂盛,而且形成浓密的绿阴。因此答案应为“佳木秀而/繁阴”。

  18.春和景明   山间之四时  19.略

  十三、 4.(2分)北宋(宋)    欧阳修  5.(2分)来到溪边钓(捕)鱼,溪水深而鱼儿肥    6.(3分)乐亦无穷

  十四、18(每小题1分,共4)  (1)日光(2)景象(3)(或“散开”)  (4)发荣滋长19(每个1分,共2)  ():“浩浩汤汤”或“气象。万千” ():“水落石出”20(每题2分,共4)  (1)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21.①()文是写水景,()文是写山景}; ②()文写了朝暮之景,()文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了四时之景; ()文写景突出其阔大壮观,()文写景突出其秀美多变。 (答对1点给15分,答对2点给满分)

  十五、 16.(3分)(1)“全”或 “都” (2)“不要说”或“更不必说” (3)钓鱼(每小题1分) 17.(4分)(1)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2)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每小题2分)18.(4分)世外桃源与民同乐 (各2分) 19.(4分)共同之处:①人民生活安逸。②民风淳朴。③人与人和乐相处。(答出两点就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十六、22B  23.背 摆放 酒杯 蔬菜24.①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②游人们知道跟随太守游玩快乐,而不能知道太守把他们的欢乐当作乐趣。25.为下文写太守乐作铺垫,反映欧阳修治理有方,这里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26.写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

  十七、(甲)   8、宋(北宋)(1分)   9、(1)倾泻(倾注或快速地流)(2)离开   10、围绕“与民同乐”回答即可。(2分)   11、围绕“滁州百姓生活安乐,太平,富足;太守治理有方”回答即可。(共2分,每点1分)   12、围绕“在逆境中仍保持旷达的胸襟,不计较得失,积极乐观”回答即可。

  (乙)   13、多次(1分)14、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一翁。(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归纳,2分)   15、聊以志吾之乐尔。

  十八、16、①情趣②昏暗③脊梁弯曲。这里借指老人。④交互错杂。(答对一词给1分,共4分)17、①峰回路转,有一座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的亭子,高踞在泉水上边。②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对一句给2分。共4分)18、体现了作者寄情山奈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意思接近即可。共4分)

  十九、7.(1)山谷 (2)情趣 (1)  8.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泉水上边的,是醉翁亭。(“峰回路转”1分,“翼然”1分,判断句式1)9.醉翁亭的环境(醉翁亭及周围的景色)10.(1) 喜 宾 客/ 其 俸 禄 虽 薄 /常 不 使 有 余(1)(2)1欧阳修()很不幸,(长到)四岁就成了孤儿。 2不要因为这些(财物)使我受累。(“孤”、句子疏通各1分;“以是”、句子疏通各1)(3)为官清廉、乐善好施的人。(“清廉”、“乐善好施”各1)

  二十、答案:6(1)围绕(环绕)   (2)情趣(意趣、兴趣)    (3)开放()  7.给它(亭子)起名(题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称它(命名)的。  8.琅琊()    酿泉    9.描写山间的朝暮变化、四季不同景色以及出游的乐趣。  10.《醉翁亭记》在当时备受人们的推崇,反映其艺术价值高、影响大。

  二十一、答案:6.(A)山间之朝暮也(B)山间之四时也(C)酿泉为酒(D)泉香而酒冽(错、漏、倒、添字均算错,有错则该句不得分。)7.①昏暗 ②捕鱼(钓鱼) ③摆开(陈列) ④以……为快乐8.①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②树木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不要求文字一致,意思正确、无语病即可)9. ①写太守与滁人游乐、宴饮及醉归的场景。②寄情山水(热爱自然),与民同乐。10.提示:简洁凝练,含义丰富,生动传神,参差多变。

  二十二、答案:6BE  7.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都在洞庭湖之中。8.“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季节是冬季。“水落石出”的意思是水落下去石头就出来了,比喻真相大白。9.范仲淹以岳阳楼的“气象万千”引发迁客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欧阳修通过一天之间和一年之间的景色变化引出“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的观点。基本意思对即可。10.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因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欧阳修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乐,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基本意思对即可。

二十三、答案:17(3)(1)跟从,随从  (2)第二年  (3)下雨(1)    18(4)(1)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2)    (2)忧愁的人因此欢乐,生病的人因此痊愈,我的亭子正好建成。(2)    19(4)关心人民疾苦(2分,意思对即可。答“喜雨”给1)  与民同乐(2分,意思对即可)    20(4)骈散结合,句式整齐而有变化,并在句末多用“也”字,富有节奏感和回环美。

二十四、答案:8.(1)到、靠近(2)  (2分。每小题1) 9(1)穷尽、完结(2)贫穷(穷困)  (2分。每小题1)10.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为山水之景而醉,为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2)

  二十六、9B1分 10.①暝:昏暗;②秀:滋长。(共1分,每空0.5分)  11.译文:早晨到这里游玩,傍晚回去,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乐趣是无穷尽的啊。(2分) 12.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2分)

  二十七、6.答案:(1)像鸟的翅膀 2)命名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7.答案:C 评分:选对得2分。8.答案:(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2)所以山有水就有活力,有草木就有生机,有烟云就秀丽妩媚。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9.答案示例:山清水秀  山穷水尽  千山万水  山重水复评分:写出1个得1分,共2分。10.答案示例一:会,因为琅琊山上有山峰,有酿泉,有醉翁亭,有林木,这符合画家郭熙对山水的审美标准。   示例二:会,画家郭熙认为,有山水、草木、云烟、亭榭等景物的相互衬托,画面才美,而琅琊山正符合他的审美要求。评分:判断正确得1分,理由充分得2分,共3分。

  二十八、17、(1)取名(命名、题名、起名)(2)香花(花)(3)傍晚(黄昏、晚上)(4)下棋  18C   19、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0、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宴酣之乐、乐人之乐。  或: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还在于与民同乐。

  二十九、9D  10。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答案要点:芳发、幽香)11.[甲]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或“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乙]而乐亦无穷也(或“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2.朝暮之景   山景   写景突出秀美多变

  三十、10、(1)脸色苍老 2)的 3)遮盖 4)用11.(1)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2)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12.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13.与民同乐  宁静祥和(符合要求即可)14.悠然自得   豁达大度  宠辱不惊(符合要求即可)

  三十一、7.交错:交互错杂  去:离开   8.B  9.D   10.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