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醉翁亭记》中考试题集锦1

(2013-04-17 16:17:42)
分类: 初中语文教学资料

一.[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乎,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未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每题2分,共10分)

  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往来而不绝者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居庙堂之高则忧   居十日,扁鹊夏见

  C、不以物喜          以天下之所顺

  D.宴酣之乐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9.[甲]文中的“进”是指“               ”,“退”是指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                              

  11.《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岳》文着眼于“           ”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起来,抒发自己                的情怀。

  12.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                              

  二.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时_________ 陈_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答:                              

  3.“乐亦无穷”在选文第1段中指何而言?

  答:                              

  4.从选文看,太守醉并非因酒而起,而是由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三.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太守自谓也”句中的“太守”指的是谁?请写出人名: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山之僧智仙也 吾欲之南海,何如

  B.名之者谁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C.朝而往,暮而归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晦明变化者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第二语段中描写傍晚之景的句子是:                                       ;描写秋天之景的句子是: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译文: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                              

  5.“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常用来表示什么?

  四.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指法训练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饮少辄醉: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③宴酣之乐:               ④射者中,弈者胜:            

  20.下面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行者休于树                                                   )

  A.告之于帝              B.苛政猛于虎

  C.躬耕于南阳            D.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句。(4分)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文:                                

  22.选文第二段写了山间的朝暮四时之景,其中写冬景的句子是:                           

  23.读了上文,你认为太守欧阳修“醉”的原因有哪些?(4分)

  答:                                                                        

  五.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1. 下列词语中“回”字与“峰回路转”中“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妙手回春     B.蓦然回首     C. 回复短信     D. 回环往复

  12. 解释选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蔚然:____________                  (2)辄:_________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文: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文:

  14. 用自己的话说出醉翁亭在滁州的详细地理位置。(4分)

  六.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指法训练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6.给下面的文字加上标点。(2分)

  若 夫 日 出 而 林 霏 开 云 归 而 岩 穴 暝 晦 明 变 化 者 山 间 之 朝 暮也。

  7.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往来而不绝者/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C颓然乎其间者/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而不知人之乐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8.填空。(4分)

  ⑴选文①中写夏季之景的句子是                                                    (1分)             

  ⑵选文②写到了“滁人游”等四种情况。请从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其它三种情况,且与“滁人游”结构形式相同的短语,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①滁人游 ②           ③            ④          

  9.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译文: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                                          

  10.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也写到了“饮酒”。同是写“饮酒”,两篇文章所体现出的情趣与境界有什么不同?(3分)

  答:                                                                 

  七.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选自《桃花源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选自《醉翁亭记》)

  25、给下列字注音。(2分)

  髫(     )         伛偻(          )        觥(     

  2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阡陌交通:              (2)非丝非竹:

  27、翻译下列两个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译文:                                     

  28、甲段中所描写的美好景象,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即;乙段中有一个短语,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一个成语,它是                (2分)

  29、下面两小题,分值相同,请任选一题作答。(2分)

  (1)概括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甲段主要写                                                      

  乙段主要写                                                     

  (2)在描写的重心上,这两段文字有什么不同?

  八.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未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山间之四时也:

  15.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前人之述备矣。

  译文:

  (2)野芳发而幽香。

  译文:

  16.[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 (4分)

  17. [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4分)  

  九.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j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掇:(duō)拾取,采取。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2)遂书以名其亭焉(   

  1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2分)

  既 得 斯 泉 于 山 谷 之 间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文: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译文:                                        

  17.从《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中,你能体会出作者的一种高尚情怀,这种情怀可以用《丰乐亭记》中的四个字加以概括:                 。(2分)

  九、 14.(1)像鸟张开翅膀一样(2)命名(本题2分。每小题1分)   15.既 得 斯 泉 / 于 山 谷 之间(本题1分)     16.(1)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2)于是每天和滁州的人(一道)抬头观看山景,低头倾听泉水声。(本题4分。每小题2分,译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   17.与民共乐(本题2分,如答成“与民同乐”得1分)

  十.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讶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名之者谁有仙则名

  B.其西南诸峰诸郡县苦秦吏者

  C.醉翁之意不在酒宾客意少舒

  D.故自号日醉翁也公问其故

  9.文言文阅读重在积累。请依据下面卡片中的提示,将“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填写完整。(6分)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编号:068

  字词    意思    例句    译句

  蔚然    茂盛的样子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玡山。

  环          

  翼然            

  十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选自《醉翁亭记》)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饮少辄醉。                     辄: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翼然:                

  20.翻译下面句子。(3分)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翻译:                                                         

  21、根据作者对文中饮酒赏景的描述,下面对“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酒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必须借助喝酒才能在心里领会得到。

  B.山水的景色领会在心里,陶醉于喝酒之中。

  C.欣赏山水得到乐趣,心中畅快,自然酒兴大发。  

  D.欣赏山水自然景色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之中。

  十二. (甲)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5.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景:               

  (2)四时之景不同。       景:                 

  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文:                                            

  17.下列句子语气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若夫/霪雨霏霏    B.佳木秀而/繁阴

  c.而/乐亦无穷也    D.四时之景/不同

  18.比较甲乙两个文段,在下面表格的空格处填上相应的内容。(3分)

  文段    写景    抒情

  甲  一段    霪雨霏霏   

  二段       

  乙  先写    山间之朝暮 

  再写      

  19.范仲淹“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与民同乐”;有人“以苦为乐”,有人“助人为乐”;有人“寻欢作乐”,有人“及时行乐”。你以什么为乐?淡谈你的观点和理由。(3分)

  答:                                                                     

  十三.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4.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                 (人名)。(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译文:          

  6.第①段描写山间不同时间的景色,表现作者              的心情。(用文中的话回答)

  十四.(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选自《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选自《醉翁亭记》)

  18.解释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每题1分,共4分)

  (1)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日出而林霏开:                              

  (4)佳木秀而繁阴:                               

  19.请从(甲)(乙)两段选文中各找出一个成语或常用的四字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甲)                    (乙)                      

  20.翻译下列句子。(每题2分,共4分)

  (1)前人之述备矣。

  译文:                                                 

  (2)野芳发而幽香。

  译文:                                                 

  21.(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3分)

  答:                                                                                    

  十五.【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1)悉如外人   悉:       

  (2)无论魏晋   无论:     

  (3)临溪而渔   渔:     

  17.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译文: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译文:                                    

  18.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4分)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19.【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4分)

  答:                                                                   

  十六.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2.下面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B.已而夕阳在山游人去而禽鸟乐

  C.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D.颓然乎其间者在乎山水之间也

  23.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①负者歌于途  负:                         ②杂然前陈者   陈:

  ③觥筹交错    觥:                         ④山肴野蔌     蔌:

  2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译文: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                                  

  25.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还写了滁人的游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6.文中极力渲染了一个“乐”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十七.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本文作者欧阳修是           代的文学家。(1分)

  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10、欧阳修寄情山水,诗酒山林,除享受山水之乐外,还具有怎样的深意?(2分)

  11、“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描写的是滁人出游的场面。通过这个场面,你能感受到什么?(2分)

  12、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能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六一居士传 (节选)   欧阳修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①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②者乎?而屡易其号。……”居士曰:“吾因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注释】①颍水:地名。②逃名:不求名声,避名而不居。

  13、“屡易其号”中“屡”的意思是:                            (1分)

  14、“六一居士”中“六一”具体指什么?(2分)

  答:                                                                            

  15、欧阳修为什么在“既老而衰且病”的境况下将自己的号更为“六一居士”?(2分)

  答:                                                                                                                                                                         

  十八.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云归而岩穴暝            

  ③伛偻提携                                  ④觥筹交错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文: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                                                                  

  18、本文是一篇寓情于景的山水游记,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4分)

  答:                                                                             

  十九.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

  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

  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

  酒也。

  7.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壑:         (2)意: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文:                                                                    

  9.概括选文画横线部分的内容。(2分)

  答:                                                                  

  10.下面是欧阳修《泷冈阡表》中的一段文字,阅读后回答问题。(8分)

  修不幸,生①“四岁而孤,太夫人②守节自誓③,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④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

  ‘毋⑤以是为我累⑥!’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垅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

  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       (节选自《古文观止》)

  【注释】①生:出生。  ②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郑氏。  ③守节自誓:意思是郑氏

  决心守寡,不再嫁人。  ④俾(bǐ):使。  ⑤毋:勿要;不可.  ⑥累:牵累。

  (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喜 宾 客 其 俸 禄 虽 薄 常 不 使 有 余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修不幸,生四岁而孤。

  译文:                                          

  ②毋以是为我累!     

  译文:                                         

  (3)从太夫人的话中,你能看出欧阳修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答:

  二十.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J王,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3分)

  (1)环滁皆山也      环:             (2)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3)野芳发而幽香    发: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译文:                                            

  8.选文第①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近依次驾了“西南诸峰”、“            ”、“             ”、“醉翁亭”等景物。(2分)

  9.概括选文第②段的内容。(2分)

  答:                                                     

  10.下面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3分)  

  欧阳公记①成,远近争传……凡商贾②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③,以赠官,可以免税。

  注:①[记]指《醉翁亨记》。  ②[商贾]商人。    ③[关征]查税征税。

  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