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教学设计
(2009-04-13 22:44:36)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探索 |
如何搞好教学设计
一、
教学设计是对即将实施的课堂教学所作的设想和计划,它是一个课堂教学的准备过程。要搞好教学设计,首先应该弄清什么是教学设计,特别要把握好教学设计的几个本质特征。
二、
教学设计的自定义突出表现的他的本质特征上:
(一)教学设计是教师的一项创造性劳动。
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教学设计。用任何教学理念或教学理论去统帅和指导课堂教学实践,都要通过教学设计来完成或体现出来。任何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往往都是通过教学设计产生的,教学设计的前瞻性(设想)和不可重复性都表现了他是教师的一项创造性劳动。
立体感——教学设计不仅反映教学内容,更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及教学手段的使用。看到了教学设计,便仿佛看到了丰富多姿的课堂活动场面,起码可以知道行为主体参与了哪些课堂活动及如何进行活动。
动感——各种课堂活动的衔接与过渡,构成了多元教学要素的运作过程。教学设计给人一种动感,看到教案,即可看到“依次展开”的整个教学过程,知道教学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背课
照本宣科
教学设计是一个学习教材,调研学生个性特点、教材内容特色,选择确定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的过程。然后,再将上述各要素结合起来,构成先后有序、依次展开的教学运作过程,这是个构思过程。构——即把各种要素有机结合;思——即结合的思路。
既使要写好一篇文章都需要先构思,而作为教学设计的构思过程就更重要了。它不仅是实践课思路,也是论文思路,教学设计是两种思路的结合体。教学设计搞的好,上实践课会得心应手、获得成功,再将设计与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一篇论文就非常容易了。这样,教学设计、实践课、论文三位一体(一个内容载体),即有设计,又有实践,又有成果,才真正体现校本科研精
三、
(一)常规要素
即按传统的设计要求,形成规范化的教案应该具备的各种要件。其中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材分析(授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及内容特色),学生分析(学生的思想、知识状况及思维特征),采用的教学方法,使用的教学手段,选择的教学活动方式(或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完成的时间,设计人等等。
(二)本质要素
即充分体现教学设计本质特征,呈现教学设计者授课风格应该具备的各种要件。
1、知识内容
在设计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出专业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特色。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任何一种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方法的采用及教学活动方式的选择,都要以内容为依据,以知识为载体。教学设计一定要体现教材知识的形成过程、展开过程和运用过程。教学过程由各个教学环节连接组成,各个活动环节的衔接、转换都要以知识内容为依据,各活动环节在内涵上的有机结合是以知识内容为主线的。
2、学生的活动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活动主体。学生如何活动,活动的规模、方式及所占用的时间都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来。规模——个人、小组、全体;形式——问答、讨论、操作、演练等;时间——每个活动环节所占用的时间。这里体现了教学设计中的时空概念。
4、操作过程
这是教学设计的总体要求。上述各活动要素如何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有序展开的教学过程,要在教学设计中有个整体呈现。就是说,根据教材内容的形成、展开和运用过程,相继所进行的教师活动或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的衔接(过渡);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所采用的方式、利用的手段,双方各自所占用的时间;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模式)等等,都要在教学设计中有个综合体现,从而形成整个课堂教学的运作程序或活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