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族谱序》(明朝方孝孺)

标签:
方孝孺方氏其先仕者天下 |
分类: 中华方氏 |
洪武九年首定方氏族谱序
明建文朝翰林院侍讲博士方孝孺撰
尊祖之次莫过于重谱,由百世之下而知百世之上,居闾巷之间而遍同之内,察统系之异同,辨承之久近,叙戚疏定尊卑,收渔敬敦亲睦,非有谱焉以列之不可也。故君子重之,不修谱者谓之不孝,然谱之为孝难言也。有征而不书,则为弃其祖;无征而书之,则为诬其祖。有耻其先之贱,旁引显人而尊之者,有耻其先之不善。而私附于闻人之族者,彼以为智矣,而诚愚也。夫祖岂可择哉?兢兢然尊其所知,而缺其所不知,详其所可征而不强述其所可难考,则庶乎近之矣。而世之知乎此者常鲜,趋伪者常多。若淳安之汪氏,由其身缘而上之,至于鲁公之族七十余世,皆有讳字卒葬。若目见而耳受者,其心以为至情也,而情不胜其伪也。越之杨氏,出炀帝之裔,而耻其名之污,逐避而不言。吴宁之杜氏,越千余岁,而宗汉之延年。晋之富阳侯,是皆知本者之深恶,而为之者以为工也,故不惑哉。
天下有贵人无贵族,有贤人无贤族。有仕者之子孙不能修身笃行,而屈为人僮隶。而公卿将相常发于陇亩,圣贤之后而能传其遗业,则夷乎恒人,而缙绅大儒多兴于贱宗。天之生人也,果孰贵而孰贱乎?四海之广,百氏之众,其初不过出乎数十姓也。而数十姓之初,又不过出于数人也。数人之先,总一人也。故今天下之氏者,多尧舜三王之后,而皆始于黄帝。譬之巨木焉,有盛而蕃,有萎而悴,其理固有然者。人见其常有显人者,则谓之著族。见其无达者,则从而贱之,岂有恒哉?在乎人焉耳!苟能法古之人,行古之道闻于天下,传于后世,则犹古人也。虽其族世未著,不患不著也。孔子、子思以为祖而操庸嵬之行,则庸嵬自若也,祖不能贵也。故吾方氏出自帝榆罔,而谱不敢列之于显昔者矣,而不附之疑者缺之以传疑。不能详者略之以著实,而惟以笃学修身,望乎族之人。
呜呼,富贵利达外至者也,求之不可必得,得之不可必守,守之不能必传也。仁义忠信之道备乎心,不求而足得之者,可以行,行之可以著。施之盈天下,而敛之于身不见其溢。传之被万物,而非威武势利之所能移。善尊祖者,思是道也,行是道也。天下不惟尊其一身,将归德于祖而益尊。祖益尊而谱斯其尊,为孝大矣。何必趯趯然为伪,而欺且诬哉。
来源:方氏吊桥201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