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几个基本问题-教学设计概述

标签:
教学设计概述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 |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几个基本问题
【知识链接】课时教学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是在课程教学设计、学段(学期、学年)教学设计和单元(课题)教学设计基础上,根据具体的教学条件,以课时为单位进行的教学设计。在各层次教学设计中,它是大量和经常进行的一种,其内容比较具体和深入。课时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下列工作:
●
●
●
●
(摘自: 刘知新 化学教学论(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就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化学课堂教育、教学目标,依据现代化学教育思想、化学新课程理念、化学学科及学生特点,依托化学教材的内容主题和条件,用教与学的原理来策划课堂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的系统过程。它既具有设计的一般性质,又遵循着教学的基本规律。
【知识链接】传统的备课与现代教学设计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上课前要进行诸如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写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写课题(或单元)教学计划、写课时计划(教案)等一系列课前准备工作,即备课。备课虽然也属于教学设计的范围,但它往往从教师的主观愿望主发,以教学为中心,凭借的教学经验、主观意志进行安排和策划,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都较低。现代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要遵循学习的内在规律、以学习者的“学”为出发点,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
【知识链接】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关系
(1)
(2)
(3)
(4)
三、化学教学设计的基本问题
(1)我们要到哪里去?
(2)我们怎样到那里去?
(3)我们是否到了那里?
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主要解决三个问题:教什么和学什么?如何教和如何学?教得怎么样和学得怎么样?第一个问题是解决学习目标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解决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策略问题和教学媒体问题;第三个问题是解决教学评价的问题,即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因此,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学习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媒体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四大部分。
四、化学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出发点。教学设计非常重视对学生不同特征的分析,并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依据。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即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样教,以及达到什么结果的策划;是一种系统设计、实施和评价教与学全部过程的方法。
【知识链接】系统理论视野下的设计要求
(1)教师不仅要根据课程和教材确定教学目标,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以及客观条件制定教学目标。
(2)要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材、重组教材,甚至可以自编教材。
(3)要依据学生的初始状况来安排不同的教学活动,提供不同的学习材料,并参照学生的初始状态来评价教学效果。
(4)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选用不同的教法,安排不同的学法。
(5)要根据学习理论的原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
(6)要根据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所消耗的时间的差异,因人而异地做出适当的安排。
(7)要选择各种有效的教学媒体,既作为教师教学的辅助手段,又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工具。
(摘自: 王立力 深浅谈教学设计 教育探索 2003(2))
五、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知识链接】 王磊教授设计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吴俊明教授设计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从流程图可以归纳出课堂教学设计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的:
(1)学习需要的分析。就是解决教师“为何教”,学生“为何学”的问题。
(2)学习内容的分析。就是解决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问题。
(3)学生情况的分析。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时时考虑“谁学”的问题。
(4)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应该说明学习结果(三维目标),在教学活动前,师生双方都应明确教学目标。
(5)教学策略的设计。就是解决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6)教学媒体的设计。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学生的特征、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策略的安排来选择最恰当的教学媒体。
(7)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是把教学的流程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也就是简明扼要地表达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直观地表示教学过程,给大家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教学设计方案(图表式、框格式、文字叙述均可)。
(8)教学设计的评价。包括对教学方案的评价和调整,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对课堂教学的评价。
这些共同特征要素构成了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其中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则是教学设计的四大基本要素。
六、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主动建构知识而不是接受知识的过程,教学是支持建构知识而不是灌输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认知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无论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还是教学设计,都应围绕这个中心进行,否则,无异于传统教学。
【知识链接】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特点
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相适应的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思路和传统教学设计思想最大的不同是:传统的教学设计自始至终是围绕着教师如何教而展开的,而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则主张教学设计应围绕学生如何学而进行。特别强调“情境创设”、“协作学习”和“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在运用建构主义的理论和教学指导思想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着重考虑:如何通过适当的学习活动,创造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和自主意识,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思想。
(摘自: 许尚秋 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进行教学创新设计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4(1-2).(39))
七、教学设计的重要理念和教学设计理论的未来
(1)、减负增效:系统设计教学在减负增效方面所可能做出的贡献就在于:为学生精心创设有效的教学系统或学习环境,善用教学资源和教学策略.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走一条内涵增长的教学现代化之路。
(2)、系统思维:系统思维的最主要表现就是统揽全局、循序操作。统揽全局强调关注整体.站得高,看得远;循序操作倡导从行动上突出设计的程序化和计划性,使得教学的各项外部条件环环相扣、层层落实。
(3)、以教促学:教学设计理论强调的是:学不等于教。教也不能代替学,但教必须促进学.要以学习者为焦点.为学习者服务. 以教导学、以教促学。
(4)、加速成长:通过系统设计教学的实践.使教师在教学中做到:目标更明确(知道要做什么)、程序更清晰(知道应怎样去做)、针对性更强(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和灵活性更大(知道在什么样的具体情况下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正像著名教学设计理论家兰达(Landa,L.N)曾经说过的那样.教学设计是“使以前天才才能达到的水平让一般人也能达到”。
(摘自:盛群力 马 兰<简论教学设计的重要理念>)
【知识链接】教学设计理论的未来
趋势之一,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跨学科研究和跨领域应用。
趋势之二,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的整合。
趋势之三,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各种因素整合下的学习环境的建构。
趋势之四,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新的评估理念和方法。
参考资料:
1、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江家发,化学教学设计论,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
3、盛群力,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http://59.151.16.59:8001/tkc13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