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徐夤回文诗翻译及其赏读

(2018-11-03 11:40:46)
标签:

美丽福州

两幅美景

同中有异

相映成趣

分类: 古今诗词赏读及其相关知识简介

                     回文诗 

                      (唐)徐夤

(一)

轻帆数点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二)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

遥望四山云接水,碧峰千点数帆轻。

【注释】

回文诗:可以倒过来读,倒过来读的诗仍然押韵,意境同样深远,意思没有变。例如所选徐夤的第二首诗就是其第一首诗倒过来读而成的,它同样是描绘福州城内外引人入胜的风光。 霭霭(i):原指浓浓的云气,这里指红色浓重。 迢(tiáo)迢:又高又远。 石眼:石堆中的缝隙。 当:面对着。  jiàn:栏杆;kn:门槛。径:路径。渔浦:江河边打鱼的出入口。  雪浪:比喻浪像雪一样白。

【作者简介】

徐夤(yín),福建莆田人,晚唐进士,后梁开平元年再次参加科举,中第一名。著诗传世的有二百六十五首。在福州生活期间,以一首回文诗,描绘出一幅闽都美丽景观的写意画。徐夤的不少诗篇收入《全唐诗》。他在诗中自我解嘲曰:何人买我安贫趣,百万黄金未可论。所说的万金难买的“安贫趣”,就是不以口体之奉(吃穿的享受)不如人为愁苦,而以读万卷书、赏无限景为乐趣的安贫乐道之趣!他在家乡延寿村建有一座藏书楼,自题楹联:壶公山下千盅粟,延寿桥头万卷书。

诗歌大意

(一)轻舟白帆数点,碧树山峰千座,水接云山四望辽阔遥远。晴日海霞辉映红光霭霭,白天江边绿树千里迢迢;清波汩汩从石壁泉眼涌出,飞泉与泉下小桥遥对寺院大门,寺院门前青松掩映小径通幽。夜晚明月朗照,远处渔浦上渔舟垂钓光影绰约,一排排白浪随着暗蓝的潮水涌动着如雪山倾侧而来。

(二)潮水追逐随着暗蓝的海浪,海浪起伏卷起一排排银白的浪花,如雪山向前倾倒;月明如玉璧倒影水中,远处渔浦上渔舟垂钓如钓水中沉璧。岸边小桥遥对寺院,寺院门前青松遮蔽石径小路,桥边股股泉水从泉眼喷射而出,泉下潭水清波荡漾。迢迢千里绿树倒映江中,天已破晓,霭霭朝霞辉映旭日染红晴空碧海。遥望四周山绕白云与水相接,碧峰千点小舟扬帆轻驰其中。

【鉴赏】前人评介说:“全唐诗中回文诗不少,最好的莫过于徐夤的二首,读来无一字觉得牵强。”此诗用五十六字描绘了二十五个意象,回环往复地为我们展现了福州江海相连的两幅美景,两幅美景同中有异,相映成趣。而且诗人用画家的眼光,注意画面中的点面、大小、高低、上下、明暗、红绿、蓝白、多少、远近、动静等对比,使景物明丽多彩,意境开阔深远,韵味无穷,从而抒写了他寄情山水、安贫乐道之趣味。

【拓展】

回文诗,或者广义的回文体(包括联、诗、词、曲),都是运用汉语特有的修辞手法,形成具有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它正读倒读皆可成句,充分展示并利用了汉语以单音节语素为主和以语序为重要语法手段这两大特点,足以显示诗人的聪明才智,读来回环往复,给人以荡气回肠,意趣盎然的美感。

说个回文联的故事。清代,北京城有家天然居饭馆,乾隆皇帝曾作过一副回文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上联是说,客人上天然居饭馆吃饭。下联是上联倒着念,意思是没想到居然像是天上来的客人。乾隆皇帝起先心里挺得意,后来可能发现了这副对联,有上下联末字平起仄收的。毛病立即把它当成上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向大臣征对下联。大臣们面面相视,无人言声。才智过人的大学士纪晓岚,即席就北京城东的大佛寺,想出了下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众人无不叹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