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红楼笔记文化 |
分类: 读书笔记 |
文\唐诗原创
《红楼梦》中,贾雨村这个人,在穷困时有志向,发奋读书最终考取了功名,也很有学问。但一做了官就立即暴露出他的本性来。
一是贪。上任才两年就被同僚参奏丢了官。书中没有明写他如何贪,但从他做官前后状况就可想象出他是如何盘剥百姓的。当他因穷困寄居在乡宦甄士隐家旁的葫芦庙里时,衣衫褴褛,连冬衣都没有,想上京考试却没有盘费,十足一穷儒。可当他被参丢官时才做官不过两年,去甄家讨那对他回头两次的丫环娇杏,一出手便是两封银子,再出手就是百金以及许多贵重礼物。加上他安顿家室,玩遍六朝遗迹,算算看,才两年时间,他就如此阔绰,他贪到了什么程度了,他是如何搜刮民财的,可想而知。
除了搜刮民财贪腐外,贾雨村还是天下第一忘恩负义之徒。当初,他寄居在葫芦庙时,衣衫褴褛,穷儒一个,多亏了甄士隐看中他在穷困中发奋读书,是个有志向不会久居人下之人,常资助他鼓励他,听说他上京考试没盘费,非常慷慨地送他两封银子一百两,另又送他两套冬衣。由于甄士隐的大力支持,贾雨村如愿以偿地中了举做了官。甄士隐是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一大恩人。
可当他做了官有了权后是如何报答他这位大恩人的?当那葫芦僧告诉他,薛蟠打死了冯渊抢去的丫头就是他的大恩人甄士隐丢失的女儿英莲时,不是为英莲今后着想,设法救英莲于火海,反而听从葫芦僧的计策判了冤案,让恩人之女英莲落入恶少薛蟠之手去遭受冤孽。
贾政应是贾雨村的第二恩人。在他丢官期间给林黛玉做了老师,黛玉之父林如海托付内兄黛玉之舅贾政在朝庭为他打点出力让他复官。贾政很快就让他复了职升了了官。当贾家获罪被抄,家奴们又趁机造反作乱,家财散尽,贾家内忧外攘,他不仅不象贾政对待他那样去对待贾家,反而落井下石恨恨地踩了贾家几脚。
贾雨村,搜刮民财的大贪官!忘恩负义的恶徒!
而红楼中另有一人,这个人假若做官会比贾雨村更贪更会搜刮民财,比贾雨村更会忘恩负义,更会欺压百姓。
这个人就是葫芦僧。
这葫芦僧当初是甄士隐家附近葫芦庙里的小沙弥,后葫芦庙着了火,他没处安身便去衙门里做了门子。因贾雨村还是一穷儒时曾寄居在葫芦庙,做了官的贾雨村早不记得他了,可他却记得贾雨村,何况,贾雨村如今还做了官。
这葫芦僧虽然身为下贱,却也野心不小。判英莲案时贾雨村已做官七八年了,却并不知何为护官符。这葫芦僧“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背得是滚瓜烂熟,他还嫌贾雨村不够坏,不会欺软怕硬,要教贾雨村见机行事。可见他虽身为下贱,却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当贾雨村既想保住官位又要掩人耳目不知如何判英莲案时,这葫芦僧献计献策,教贾雨村做势做假地判了个大冤案。由此,英莲去薛家遭罪,冯渊冤死。
你看这葫芦僧,幸亏曾是个庙里的小沙弥,会钻营也还不过钻了个衙门里的门子,无职无权,心肠便如此的歹毒。假若他如贾雨村一般也做了官,他比贾雨村更会钻营,更会搜刮民财,更会忘恩负义;假若他也如贾雨村一般,去堂上判案,会判出更多的冤案。只是他没机会读书,不能去参加科考,又没有林如海给他托付,没有贾政给他去朝庭打点推荐,他没机会进入官场,没机会坐在堂上判案罢了。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了这么个比贪官、忘恩负义之徒的贾雨村还恶的小人,给天下小人画了像。这种小人,虽身为下贱,内心却更为肮脏,他们的本事就是会钻营,会兴风作浪,唯恐天下不乱,正人君子们做事他们坏事,多少正人君子都败在了这种小人的股掌之中。
不过,这种小人大多也没好下场。他们会被比他们更奸的人利用完了之后,过河拆桥卸磨杀驴。贾雨村不是在判了葫芦冤案后怕葫芦僧泄露了他判案机密,寻了葫芦僧个不是将他发配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