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信

标签:
写信与读信情感 |
分类: 随感杂谈 |
文\唐诗
周末,我正敲着一篇文字时,手机响了,原来是巧梅发来的短信:“白露白迷迷,秋风稻秀齐,惦记是情谊,心河泛涟漪,秋风吹心意,白云浮真挚,思念属于你,幸福伴随你,快乐携手你,祝你秋风更得意。”
这短信,之前我见到过几次,有熟人发的,有陌生人发的。如此千篇一律的短信,不用说,是从网上下载的。
巧梅,那个亲切的巧梅,那个爱给我写信又爱读我信的巧梅,如今给我发这样的短信!
而我的书柜里正赫然立着《巧梅来信》。
曾经写过一篇题为《写信时代》的博文。在那篇博文里,我自写信时代的信里重温了我的亲情和爱情。
那篇博文里没提到巧梅。是因为我把巧梅写给我的信自我的信件分类中提出来了。
巧梅虽然比我还小一岁,但按辈份她是我的姑。小时候我们在一起玩一起上学,一起过中秋节,一起拜月,一起分吃月饼。读中学时,我随父母来了湖北,我们断了联系,她到处打听,终于得到了我的通信地址,就给我写了第一封信。
接到信后,我急不可待地拆信、读信,那种激动的心情不言而喻。信中说她很想我,问我为什么不给她写信,又问我到湖北后的学习和生活的情况,还写了些我们小时候的一些趣事,洋洋洒洒几大张。
自那后,我们之间一直通信。理想、报负,高兴的事,不高兴的事,天气,心情都流淌在我们的信中。在一封信里,她写道:昨晚我在梦中见到了你,所以今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你写信。
在信中,有时她称我侄,有时直呼我名,称我侄时我们是姑侄,直呼我名时,我们是朋友和姐妹。无论是姑侄或是姐妹和朋友,那个捉笔写信的巧梅无比的亲切,那些娟秀的字里行间里,传递给我的是巧梅手指摩挲过的温度,是巧梅字斟句酌的深情。
那个写信读信的巧梅,既是我的姑又是我的姐妹和朋友。
所以,当我们都用了手机写信因此嘎然而止,我要把巧梅写给我的厚厚的一叠信归类时,觉得既不能归到亲情篇里,又不能归到友情篇里。
最后干脆不归了,我把它们装在一个文件袋里,提笔写上《巧梅来信》。
如今,我读着巧梅下载自网络千篇一律的短信,再翻出书柜里那些记载着巧梅一笔一划的劳作,凝结着巧梅字斟句酌的深情,保留着巧梅手指磨挲过的指印和温度的《巧梅来信》,禁不住感叹:现在的我与巧梅算什么?姑侄?姐妹?朋友?什么都不是了!因为这短信“白露白迷迷,秋风稻秀齐,惦记是情谊,心河泛涟漪,秋风吹心意,白云浮真挚,思念属于你,幸福伴随你,快乐携手你,祝你秋风更得意”它可以发给任何人,相识的,不相识的,熟悉的,陌生的,喜欢的,讨厌的,爱的,恨的,都在其内。
我很想对巧梅说:我们还像从前那样写信读信吧!可我怕巧梅如此回复我:“我才没那个耐心写信读信哩!”
那个写信读信的巧梅再也回不来了。
那个写信读信的我也再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