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自网络)
4月5日,我们自巴黎所乘的飞机在首都机场一落地,就接到搞音乐的朋友朴先生和宋女士的电话,他们告诉我们已弄到了6号晚上中山公园音乐堂音乐会的入场卷。
09年自俄罗斯转来瞻仰国家大剧院,那时我们就很想在庄严肃穆的国家大剧院观看一场音乐会,感受一下阳春白雪。遗憾的是,在北京逗留的那几天大剧院不开门。
这次我们旅欧转来前,朴先生和宋女士就去国家大剧院为我们预订音乐会入场卷,但国家大剧院最近没有音乐会。只好给我们预订了中山公园音乐堂的音乐会入场卷。
他们说,去欣赏吧,不会错的。中山公园音乐堂也很有历史,而且,是由中国爱乐乐团演出,由爱乐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余隆担任全场指挥。这中国爱乐乐团 是拥有86年历史的英国《留声机》杂志评出的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的乐团之一,与柏林爱乐乐团、纽约爱乐乐团、伦敦交响乐团、英国皇家爱乐乐团齐名。首席指挥余隆在国际上多次获奖。
6日晚7时,我们持卷入座。
主持人预告,第一个曲目是《罗马狂欢曲》。
台上坐着几十位演奏家,他们怀中各抱一乐器,有的试音,有的静默。突然间,台上格外的明亮起来,当那位圆圆脸西装革履的男士一露面,观众席上便暴发出了热烈的掌声,这就是指挥余隆了吧,他在掌声中很阳光很风度地登上了指挥台,向观众深鞠躬后,转过身去对演奏家们鞠了躬。
他的指挥棒开始了挥动,优美的乐曲在剧场的空中荡漾了,他的双臂挥动的节奏一会轻柔一会激烈,一会激烈一会轻柔,乐曲也跟着激烈和轻柔。剧场内笼罩着虔诚的寂静,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指挥家手中的指挥棒上,集中在指挥家的背影上,所有的听力都融化在热情奔放、细腻深切的旋律中。
那支指挥棒那个背影那旋律将观众引领至罗马狂欢节的想象之中。
我仿佛看到了,四面八方,一群群戴着面具的人涌了过来,有从门里跑出来的,有离开窗口奔下来的。从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都有马车拥过来。大家尖声喊叫着,打打闹闹,到处弥漫着的兴奋情绪。街上挤满了生气勃勃的人群,大家都穿着奇形怪状的服装。随着时间的推移,骚动喧嚣也愈来愈厉害了。大家叫喊啊,欢呼啊,赛马快要开始了!情势是多么的令人激动、热切,狂欢是多么的尽情尽兴!心啊在狂跳,血啊在沸腾!这,就是罗马狂欢节,这,就是音乐神奇的力量。
突然间,钟声响了起来,这是狂欢节结束的信号,随着指挥家手中的指挥棒在空中一划,音乐嘎然而止,罗马狂欢节结束了,音乐家的音乐也结束了。
剧场内暴发出了热烈的崇敬的掌声。
第二首曲是《布鲁赫小提琴协奏曲》
指挥家依然是在台上灯光变明亮了,在观众的热烈掌声中登上了指挥台。
这次指挥家手中的指挥棒完全是另一种格式了。多位演奏者在他的指挥下演奏着好舒缓的旋律,他的指挥棒好舒缓,他的背影动作好舒缓;他的背后站着位小提琴演奏者,演奏者用下吧顶着小提琴,头一晃一晃地拉着,拉出来的旋律也是好舒缓啊。在这舒缓的乐曲旋律中,好象我还在飞机上坐着,坐了10多个小时,好困顿啊!困顿之中好似见到了久违的蝴蝶,嗅到了久违的花香,我要进入梦乡了!
但是,指挥家手中的指挥棒提示我,这是在欣赏一场高雅的音乐啊,怎么可以睡觉呢?
原来,布鲁赫小提琴协奏曲就是一首具有催眠作用的乐曲。这让我这个不懂音乐的人又一次感受到了音乐的神奇。
第三首乐曲是舒伯特的《军队进行曲》
当乐曲响起时,当指挥家的指挥棒挥起时,刚才在欣赏《布鲁赫小提琴协奏曲》时还昏昏欲睡的我,这时被感染的精神振奋。随着指挥家的指挥棒的指挥,乐曲的音调神奇的变化着,沉稳地展开着,庄严的起伏着,浑厚地增强着,越来越宽广,越来越高亢。那个背影放射着最伟岸的男子气,入神地指挥着仙乐般的节奏。这使我不由地想起了天安门前的整齐的检阅队,想起了在影视剧中见到的士兵行进时的雄姿,街头欢迎士兵的场面,街头人群向士兵们挥手致意和投掷鲜花的场面。
这场面是雄赳赳、气昂昂的,这场面是英武雄壮、生气勃勃的。
当那指挥棒在空中划出一个一百八十度弧后嘎然而止时,乐曲也结束了,伴随着乐曲的结束,剧场内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什么是感染力?这就是感染力!什么是艺术?这就是艺术!什么是阳春白雪?这就是阳春白雪!
当我走出音乐堂时,我的耳畔还莹绕着那荡气回肠的仙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