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她能活到一百零一岁去,是因为心中还有爱

(2011-03-09 00:29:32)
标签:

郭沫若

于立群

安娜

分类: 散文

近日,闲来时捧读郭沫若散文,在他那些流亡日本时写的散文中,频繁地出现“我的女人”四个字。

被郭沫若称作“我的女人”的这个女人,抗战前,与郭沫若住在日本乡村的平房里,过着经济拮据的生活,辛苦地抚养着与郭沫若的五个孩子,为了给这五个孩子以及东奔西跑的郭沫若增加营养,“我的女人”养鸡,“我的女人”常常在厨房里忙得满脸是灰。

 

而回到国内写的那些散文中,又常常提到于立群这个名字。

于立群,知道她是郭沫若回到祖国后的夫人,而那位“我的女人”,我就不太了解了。

于立群、“我的女人”,她们与郭沫若都有些怎样的恩爱情缘,“我的女人”倒底是谁?

 

于是,我查了一些有关资料。


   “我的女人”真名佐藤富子,出生于日本名门望族,毕业于日本仙台女校。

1916年8月,在日本东京圣路加病院,郭沫若与年仅22岁的佐藤富子相识,当时,郭沫若在冈山高等学校攻读医科,她是护士。他们相识不久,便书信来往。郭沫若在给佐藤富子的第一封信中写道:“我在医院大门口看见您的时候,我立刻产生了就好像是看到(了)圣母玛利亚那样的心情,您的脸放出圣光,您的眼睛会说话,您的口好像樱桃一样,我爱上了您!”佐藤富子也以热烈之情回了信,一来二往两人便相爱了。

二人相爱之后,佐藤富子毅然辞去工作,随郭沫若到冈山同居,郭沫若给她起了个中文名字:郭安娜。

他们的同居遭到佐藤富子基督教家庭的极力反对,但富子认定了郭沫若,情志不改。

 

那时的郭沫若还是一名穷学生,没什么经济来源,生活过得很拮据。1918年郭沫若升入九洲帝国大学,富子为使丈夫学业有成,独自承担全部家务,洗衣做饭,忙里忙外,他们几经搬家并且要支付昂贵的房租。为了生计,郭沫若拼命写作译书,没有桌椅用皮箱代替,没有砚台用磨平的砖头代替…… 这样清贫的日子,没有父母的亲情关照,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富子含辛茹苦地坚持着,为郭沫若哺育了四儿一女。


     1937年“七七事变”后,流亡日本多年的郭沫若决心回国参加抗战。他告别了日本妻子安娜和五个孩子,冒着生命危险登上了驶向祖国的海轮。日本宪警来查问,安娜机智地回答:“朋友邀他出去休息几天,听说是到热海洗海水浴去了。”使郭沫若顺利的离开日本回到祖国。

 

日本当局逮捕了安娜,对她严刑拷打,监禁一段时间后才释放出来。出来后的安娜四处打工,艰难地抚养着她与郭沫若的五个孩子。

11年后的1948年8月,安娜带着儿女万里寻夫来到中国,找到了郭沫若,这是他们分别11年后的第一次见面。但是,满怀希望与郭沫若团聚的安娜所面对的,是郭沫若身边站着怀孕的新妻于立群及其4个孩子。

她能活到一百零一岁去,是因为心中还有爱

(青年时代的于立群)

 

悲愤之下,她也曾提过条件,但最后还是选择了离开。

此后的几十年,他们只有三次会面,这仅有三次会面,还是郭沫若要求组织派人与他一起去的。

 

1977年,安娜写信给郭沫若,说两人都已届耄耋之年,希望无论如何见一次面。经过安排,两位在年轻时曾炽烈地热恋过,共同生有五个儿女,而后又长期分隔的老人见面了。

这是他们最后的一次见面。

这次见面后的第二年,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就去世了,享年86岁。

安娜一直住在大连。于1995年8月在上海去世,享年101岁。

 

这种人生恋爱故事对于伟人来说算不得什么。郭沫若是文化伟人,先有一位夫人,后来又有一位夫人,然后前面的那位夫人自然会被抛弃,这是规律,不新鲜。

而新鲜的是,遭受如此打击的安娜  居然还能健康地活到一般人都活不到的岁数:101

 

都说男人是为事业而活,女人是为爱情而活,安娜也不例外。安娜,曾经与郭沫若爱得死去活来,为了这份爱,她放弃自已的事业,她不顾家庭反对,她不怕艰难困苦,她不怕巅沛流离,将女人一生中最可宝贵的青春时光奉献给了郭沫若。

 

当她历经了11年的煎熬,万里寻夫来到中国,满怀希望的想与郭沫若团聚时,见到的却不再是那个爱她爱得死去活来的郭沫若,而是早已移情别恋的郭沫若,我想,当时的她,可能死的心都有了。

 

那么,她是如何化解这被抛弃的冤屈、不平、怨恨的?

是爱,是安娜对郭沫若的那份始终不渝的爱。

郭沫若已经与于立群有了五个孩子了。这时候的他只能选择一个,而这一个就只能是于立群了,如果再让他回到自己身旁,必定会伤及另一人女人以及另五个孩子。

 

郭沫若是这么做的,安娜最终理解了他:他不爱我了,我还在爱着他,让所爱的人幸福为所爱的人来个华丽的转身才是最正确的选择,而这个最正确的选择就是离开郭沫若。

要做这么一个正确的选择得要忍受多少痛苦,只有安娜自己清楚。

 

而能使她忍受这巨大痛苦的还是她对郭沫若的爱,这爱使她坚强使她明哲。这爱,支撑着她好好的活健康的活,结果,她就活到101岁。

她能活到一百零一岁去,是因为心中还有爱

                           在日本时郭沫若安娜及其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卷毛妮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