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还是去看曹雪芹

标签:
曹雪芹《红楼梦》王扶林红楼梦李少红 |
分类: 影评文章 |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自五六十年代开始,香港的凤凰和长城影业公司以及上影各拍过几部电影,其中影响最大最使观众熟知的要数越剧戏曲片《红楼梦》了。后来,地方戏剧团拍过些折子戏,进入80年代,有了王扶林版的电视剧《红楼梦》,九十年代有了上影厂的六集电影《红楼梦》,今年是被媒体及炒得沸沸扬扬的李少红版《红
楼梦》,最近又有了李平的《黛玉传》。前不久朝鲜国还带来了朝版剧《红楼梦》。
这些红楼影视剧,我看得最多的是越剧戏曲片电影《红楼梦》。王扶林版的《红楼梦》也看过几遍,上影厂拍的六集电影《红楼梦》只瞄过几眼,李少红版的《红楼梦》本来是要看的,但那个铜钱头以及一些过份地拔高之论,让我只看了茗烟闹书房那集的三分之一便不想再往下看了。朝版的《红楼梦》我根本就不想光顾。李平的《黛玉传》我还只看了第一集。
这些《红楼梦》影视剧,没看过或者只瞄过一两眼的,我说不出什么来。看过好几遍的越剧电影《红楼梦》,喜欢那优美的唱腔,喜欢那些艺术家们精湛的表演,但它必竟是电影,由于表现形式不同,与读原著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它的内容涉及面与原著实在不能相比,所喜欢的并非电影所表现的红楼梦,而是对越剧戏曲艺术的喜欢。王扶林版的电视剧《红楼梦》,我喜欢演员的形象,喜欢他们的服饰装束,喜欢他们的表演,尤其是几位主要人物,与我对原著里那些人物的理解和想象比较吻合,陈晓旭的林妹妹就是我想象中的林妹妹,欧阳奋强的贾宝玉就是我想象中的贾宝玉,邓婕的王熙凤就是我想象中的王熙凤。但我不喜欢贾珍与秦可卿的露骨戏,不喜欢贾宝玉的乞丐结局,以贾珍与秦可卿的露骨戏以及贾宝玉的乞丐结局来论,这是在看王扶林而非看曹雪芹了。
李少红版《红楼梦》,虽然我只看了一集的三分之一还不到,但从众多的评论文章以及观众的观后感得知,更不是曹雪芹的红楼梦,而是李少红的红楼梦了。我们不是在看曹雪芹而是在看李少红了。
这也难怪,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下,影视剧制作首先得考虑收视率,考虑票房收入。因为投资庞大呀,这庞大的投资不仅得要收回来,还得要赚它个盆满钵满的。为了达到预期的收视率,就必须要猜莫迎合观众的口味,观众喜欢什么样的才是最重要的,管他曹雪芹的原著不原著的了。但众口难调,这种猜莫有时也难得凑效,于是就要利用人们的猎奇心了,弄得让你难以接受,就必定会有人说不好,而越是有人说不好,人们就越是要去看,看看倒底不好到一种什么程度。如此这般,收视率也就上去了,制作者拍摄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这样,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曹雪芹的呕心沥血之著就被折腾得面目全非了。即使不以商业手段经济效益为目的,而是以艺术为目的拍摄《红楼梦》,那也要掺杂拍摄者制作者自己的思想意识艺术观点,既然是掺杂了制作者拍摄者的思想意识艺术观点,那就也不能算做是曹雪芹的《红楼梦》了,而是别姓人的红楼梦了。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精神财富,一辈子都读不够,想要真正享受这笔精神财富,还是去看曹雪芹。对于别姓人的红楼梦影视剧,有兴趣时看看,只当是繁忙中的一种生活调剂得了,不必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