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新鲜事——售书,以斤论价
(2010-10-01 23:42:31)
标签:
随感杂谈 |
分类: 随感杂谈 |
今日国庆节,和老公去看由徐克导演刘德华主演的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后走出影院,见门口有一书市,便想进去逛逛看有没有自己想要的书。
未及看到都是些什么书,倒先看到书市里竖着的几个牌子,这些牌子上都用红字写着:13.8元/斤。
真是新鲜啊!从认得字开始,见到售书都是按本论价的,这书按斤论价还是第一次遇到。正因为是第一次遇到,所以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书是著书人的精神产物,书凝聚着著书人的学识、人生经验、天赋、历史及社会对其的影响、读者对其著作的认同程度等等。不是每个读书人都能著书的,而所能著书者著出的书价值也有所不同,世界名著与一般著作在价值上不能等同,小说散文与明星八卦的价值不能等同。就同样是小说,有的小说是世代人的精神食粮,而有的小说很快就会被历史淹被人们遗忘。有的书对人类对社会起着推动作用,是世世代代的教科书,而有的书只是起娱乐作用,还有的书不仅不起好作用相反起坏作用。所以,同样是书一本,重量相等价值就是天壤之别。
所以,书的价值应该是以本来论的,而不应该是以斤来论的。书按斤论价那就是说,所有的书价值是同等的了,既然所有的书都一个价,那知识还有没有价?
但无论我怎么地想不通,可眼前这书就是按斤来论价的。
仔细观察一阵,好象也没有人发出异议,非但如此,买的人还很多。再仔细看那些书,有古今中外世界名著,有当今知名作家的著作,也有不知名作者的书,有教人做菜做饭的书,有教人说话的书,还有学生用的工具书,还有明星八卦书等好几类。无论是那类书通通13.8元/斤。我去那世界名著摊上选了五本,又去当今作家摊上选了我期盼已久的林清玄。这些书都是作家出版社、内蒙古出版社出版的,无论是纸张或者是印刷精美的程度,都与新华书店的书没有多大差别,林清玄的字有些小,但并不影响阅读。抱上去一称,电子称显示7斤多一点点,96.7元,营业员对我说:7角就不要了,96元。我后面一位男士也抱了一摞来放到电子称上,是些通俗读物,看那样子,估计也几十元吧。看来,这以斤论价的书还挺有市场的,真是各取所需啊!
提着这13.8元/斤的7斤书,想着我可以享用一段时间了,刚才心中的那种不快减轻了不少。
我喜欢的书抱回家了,但我心里一直有个疑问:以斤论价这等新鲜事继续发展下去,书的前景是好还是坏?作家作者的前景是好还是坏?知识会不会被贬值?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