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棣之路(中)
标签:
问题地市万元金定先多家 |
说到棠棣的花木发展之路,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到,他就是兰花大王金定先。
金定先出身于养兰世家,年青时就闯荡江湖,到上海、沈阳、通化等地卖兰,后进入收集、繁育、培植兰花。棠棣花木炒作泡沫破裂时,他依旧痴心不改,低价收购兰花,进行培育扩展。如今年逾古稀的他,拥有几万盆,近500个品种的兰花,价值数千万元。金定先做兰花生意有他的原则,一不卖给“老外”,二不卖给兰贩子,三是稀缺品种天价都不卖。在金定先的影响下,不仅是棠棣,在绍兴县,从事兰花收集、驯化和培育的农户共有3500多家,其中,类似金定先一样,通过种卖兰花而资产上千万元的就有好几十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棠棣人做花木生意至今没有组织,依然是松散型自发性个体行为。尽管如此,但以榜样为龙头的带动作用,还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经历了漫长的阵痛之后,棠棣人痛定思痛,最后还是把目光聚焦在花木上。因为,他们发现一些坚守下来,靠特色经营,有销售渠道的,仍有许多盈利空间。而靠给企业打工,温饱固然无虞,但要致富只有靠山吃山,做老本行种花木才是出路。于是,一些原来退出的人又回到地头,搞起了苗木的培育;有的则外出搞经销。
接下来的发展,没有浮夸的炒作,而是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顺势做足做好花木这篇文章。本来棠棣人对花木的嫁接、培育非常内行,又有全国各地的销售渠道和经验,两者完美的结合,慢慢地就恢复了元气。与此同时,时势的变化,也给了棠棣人一个绝好的发展机会。时间进入九十年代,随着东南风来满眼春,各种工业开发区,房地产开发,市政建设及高速公路建设等,需要大量的绿化加以配套,棠棣人就这样抓住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每当春节一过,80%的村民外出去做生意,长期奔波在外,他们又是怎样的生活心态?棠棣是否也成了“空心村”,也有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问题?他们的生活又是如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