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诺千金”故事里的故事

(2012-02-03 15:57:20)
标签:

季布

鲁国

窦长君

朱家

杂谈

     “一诺千金”故事里的故事

   成语“一诺千金”的出典与西汉一个叫季布的人有关。那么,季布是谁,缘何与他相关,这里面究竟有哪些故事?要说清原委,还得从楚汉相争说起。

原来,季布是项羽手下的一名得力大将,有好几次刘邦险些成为他的俘虏。对此,刘邦一直怀恨在心,等到刘邦坐上皇帝宝座,季布就成了战犯,对他实行全国通缉。通缉令写得明明白白,谁要是收留窝藏季布,就要株杀三族。

季布先是躲藏到濮阳一位姓周的人家里。周家怕受到牵连,就把他的头发剃光,用铁环束在他的颈上,装在一辆车里,送到鲁国,卖给了一户姓朱的人家。都说落毛的凤凰不如鸡,此时的季布,恐怕连鸡都不如了。

朱家虽说在当地也是有头有脸有势力,但对于季布这样的通缉犯,同样也不敢收留。怎么办呢?一方面对季布实行严格保密加以保护,同时想办法尽快脱手这颗烫手山芋。于是,朱家想到了汝阴候滕公。

朱家到洛阳,对滕公说:“季布当时为项羽卖力,那是他的职责。作为属下为自己的主上效命,这是各为其主。而且,项羽的部属也没有办法一一都杀了。现在,皇上刚刚取得天下,单为一个私怨,要搜捕处罚他一人。为什么要表现得让天下人觉得皇上胸襟狭窄呢?况且以季布的才干,被汉朝这样严厉地搜捕,如此下去,他不向北逃亡胡地,就会向南逃亡越地。一个国家最忌讳的就是贤能英勇的人跑去帮助敌人,因为这样,君王可能落得像楚平王被伍子胥鞭尸一般的下场。您为什么不寻找机会向皇上说明呢?”

滕公听了朱家的陈述,沉思了一下就答应了。找了一个机会,就照朱家的意思向高祖刘邦进言。高祖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就赦免了季布,并且召见了他,任命他为郎中。刘邦能得天下,坐得稳天下,也许就是因为听得进忠言和会用人吧。

季布最终能名扬天下,其实与一个叫曹丘的人有关。曹丘擅长辞令,能言善辩,多次借重权势获得钱财。用绍兴方言来说,就是“走大家,吓邻舍”(通俗地说就是狐假虎威),借此敛财这样的一个人。曹丘用这样的方法,曾经侍奉过赵同等贵人,与窦长君也有交情。

季布对曹丘的所作所为,很是看不顺眼。于是,写了一封信劝窦长君说:我听说曹丘不是个德高望重的人,您不要和他来往。但曹丘还是想去结交季布,要窦长君写封信介绍,说他要见季布。窦长君实话实说:季将军不喜欢您,您不要去。然而,曹丘对窦长君说:“您尽管放心写介绍信,季布会像贵宾一样接待我的。”

曹丘先派人把窦长君的介绍信送给季布,季布接了信果然大怒,等待着曹丘的到来。曹丘见到季布,对季布作了个揖,说道:楚人有句谚语说: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你季布的一句诺言。’(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您怎么能在梁、楚一带获得这样的声誉呢?再说我是楚地人,您也是楚地人。这都是由于我到处宣扬,您的名字天下人就都知道了,难道我对您的作用还不重要吗?您为什么这样坚决地拒绝我呢!

季布听了曹丘的话,心里甜滋滋的,非常高兴。于是放弃前嫌,请曹丘进来,留他住了几个月,把他作为最尊贵的客人,送他丰厚的礼物。季布的名声之所以远近闻名,这都是曹丘替他宣扬的结果啊!看来三寸不烂之舌的功夫还真不能小觑,原来广告的威力,早二千多年前就发挥作用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