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中的现实意义
(2012-01-16 19:52:32)
标签:
罗衣皇绍兴一举一动风俗杂谈 |
腊月廿三在北方称过小年,在我们绍兴主要的风俗是请(祭祀)灶神(也称灶司菩萨)。九八年的腊月廿三我是在山东潍坊过的,对方老板请的客,相当隆重,菜自然特别考究。席间说到这是过小年,是要好好庆贺庆贺的。十里不同俗,这话很有道理,何况绍兴与山东相距千里。在我们绍兴除了请灶神,其他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了。
据说灶神是吃素的,所以,祭祀的时候都是素菜。两支红烛,三根香,粽子、年糕、八宝菜等六碗蔬菜。这样的仪式,在乡下几乎家家户户都举行。相传今天是灶神上天去汇报工作的日子,按现时的说法是上天述职。
事实上灶神的工作主要是监督,述职的内容是向玉皇大帝汇报他所驻家庭的情况。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灶神是上天下派的驻“家”代表,监督着所驻家庭一年的一举一动。所以,祭祀的时候,都会向灶神祈求,要他向玉皇大帝说说好话。从这样的角度看,请灶神并不是迷信。其实是一种信仰,一种有效的自我监督机制。
你想啊,家里有一个上天下派的灶神,每天都时刻看着你的一举一动,到了腊月廿三就要向上天汇报。这样的监督机制,比纪委和监察局强化多啦。纪委和监察局的人员总不可能每天跟着干部走吧。灶神就不一样了,他时时刻刻关注着一家人的动向。
信仰这个东西看来还是相当重要的。绍兴人用灶神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无疑是一个创举。这个办法很好,他可以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有一双无形的眼睛盯着你,想做坏事就得掂量掂量了。否则灶神一举报,上天就要对你采取惩罚。
绍兴就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说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相传明末的时候,绍兴古筑那地方要出皇帝。这个皇帝叫罗衣皇,徐文长本来是他的宰相。后来为什么当不成皇帝了呢,原来与灶神有关。
据说灶神耳朵不好,听力出问题。这罗衣皇出身穷,他妈妈还有口吃,说起话来口齿不清。有一天罗衣皇的妈妈对他说:“儿啊,我们家现在穷,被人家瞧不起。某某不肯借米一遭,某某偷我们家的蕃薯一遭,某某什么什么一遭。。。。。。你以后出山了都要记牢。”灶神由于听力出问题,一遭听成了一刀。廿三夜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说,这个罗衣皇不好,这样小小的事都一刀要了人家的命,天下的人不就都被他杀光了。玉皇大帝一听觉得有理,于是派天兵天将来抓罗衣皇,取消了他的皇帝资格。
传说虽然是传说,但从一个侧面,他警示人们,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你,那就是灶神。所以,风俗中有些东西还是有积极意义的,这就是敬畏。人要有敬畏感,不仅仅是对神的敬畏,对大自然同样要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