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充满诱惑的田野

(2011-07-28 20:00:36)
标签:

台门

鸡冠

泥鳅

桂花鱼

杂谈

 

                                        充满诱惑的田野

夏日的中午,烈日当空,正是蝉鸣柳梢头,蛙藏瓜棚底的时刻,也是捕泡(绍兴方言意为烫)水泥鳅,叉田鸡(青蛙),踏鸡冠(河蚌)的好时候。游过台门前那条宽阔的河,中午这静静的田野与河泊就是我们的好战场。

像这几天的主要节目是捕泡水泥鳅。闷热的中午,水温正高,泥鳅无法忍受这酷热,它要上来透气。秧田的四角,是泥鳅的主要集中地,远远的就能听到泥鳅那翻江倒海般上下透气的啧驳啧驳声。捕泥鳅的工具简单,可以是小土箕,也可以用旧帐子做一个网具。两个人对头相进,每一次都能捕到几条或十几条。不消一个钟头,就可满载而归。

最初,我们把捕来的泥鳅,小的全用来饲鸡,让它生蛋,大的才摆上餐桌。后来捕的泥鳅实在太多,连鸡也承受不了,就试着晒干。想不到这泥鳅干的味道是很美,这一发现,就改变了泥鳅的用途,自然也丰富了单薄的餐桌。

再过一段时间,早稻收割将近尾声,捕田角泥鳅也就告一段落。这时候我们的中心任务就转移到叉田鸡上来。稻一割,等于将田鸡赶到田外,田鸡到中午大多藏伏于南瓜、丝瓜棚下,或芋艿地、茭白丛中。

叉田鸡如抓敌特,要悄悄地行进。沿着河岸,一个南瓜棚、一个丝瓜棚,一块芋艿地、一块茭白田,慢慢地搜索前进。田鸡灵敏机警,稍有动响,它就扑咚一下跳到河里去啦。因此,叉田鸡要憋住气,还要眼明手快,一叉下去必须成功,没有第二次的机会。后来我发觉,田鸡的灵敏与机警不是与生俱来的,也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我到海涂捕过田鸡,它不逃,任你抓。

我们叉的田鸡称桃花田鸡,体形大,肉质鲜美。但要找到桃花田鸡也不容易,每次出去,收获微小。小的狗乌田鸡不用叉,只须用田鸡脚钓就可啦,像钓鱼一样。将田鸡脚吊在线上,上下一晃动,它就上钓,这是秋后的事。狗乌田鸡只能用来饲鸡鸭,桃花田鸡才能改善一下伙食。现在都可以轻飘飘地说,田鸡是保护动物,但在那年月,能吃到田鸡肉就算是开荤。所以文明的进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立秋渐近,河水日干,这时候就是踏鸡冠的好时机。每年的立秋之交,差不多都旱,只是旱情大小而已。所以今年鄱阳湖的旱,一点也不奇怪,正是因为多年不旱,才让人大惊小怪。水位降了,才能踏鸡冠,不然人无法站立,须潜水,这样就踏不了啦。

踏鸡冠靠的是脚碰到硬物的感觉。鸡冠深埋在河底泥中,只露出一点点在外面,须两脚在河底中来回地划,碰到硬物,靠感觉分辨是鸡冠还是石头,这需要经验的积累。碰到小鸡冠,一个深潜就能取起来,大的就须二三次深潜才能将它取上来。踏鸡冠也就练就了一身好水性。大约十年前,有一次朋友与我打赌,说我文绉绉的,水下功夫不深,要比一比谁潜水时间长,结果他服输。

鸡冠肉有几种吃法。一种是红烧,与南瓜一起烧了吃;另一种是用冬芥菜烧,味道都是十分的鲜。实际上鸡冠与蚌是有区别的,蚌肉不脆,也没鸡冠肉鲜。能育珠的是三角蚌,三角蚌与本蚌个体形态都较小,外观差异也较大,而大的鸡冠有好几斤重呢。

踏鸡冠的另一收获是能踏到厥鱼,厥鱼我们称它叫桂花鱼。桂花鱼喜洁,一般生活在硬滑埭里,於泥多的地方踏不到它。硬滑埭里,一个个的洞是桂花鱼藏身出没的地方。有一次,踏着踏着,感觉脚边有动静,我知道碰上桂花鱼了,于是就原地踏步。突然河底一阵翻滚,我的脚也刚好踏到一个洞口,一条桂花鱼头里身外,被我踏个正着。潜水下去,滑滑的鱼身,根本无法取上来,再加上它身上有刺,只好与鱼僵持着。一不小心,大脚指上还是被刺了一下,痛得我想放弃。这时我叫同伴回家拿鱼叉,约半小时,叉鱼拿来了,叉上来一看,哇,好大的一条鱼啊,回家一秤,足足三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